劳心者的补血汤 失眠者的安神药:归脾汤

https://healthybeautyvitality.blogspot.com

归脾汤为补血名方,功效补血养心,健脾益气,出自南宋医家严用和《济生方》。

当时,严用和归脾汤方子还不完整,直至明代太医院院长薛立斋在此方子,加上当归与远志,自此归脾汤就变成“人参归脾丸”原方。

归脾汤组成:人参、白术、茯苓、龙眼肉、酸枣仁各二钱(各3g),黄芪一钱半(2g),当归、远志各一钱(各1.5克g,木香、炙甘草各八分(各1.2g) 。此组方用量来源于《汤头歌诀》。

归脾汤适合经常操心、劳累者,因为操心劳累而损伤心血,因此方剂中的药物,也重在补血。

《济生方》记载,归脾汤的应用只有“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怔忡健忘”

虽是短短一句话,但涵盖范围却很广,凡有肢倦乏力、失眠健忘、心慌心悸、崩漏或月经量少等心脾两虚症状患者,均可使用。

归脾汤方子看似简单,然而当中却有学问。

首先,此方子包含补气的四君子汤,黄芪也是补气。许多人认为,归脾汤似乎是补气,但它在方剂学中,确实被归属补血类,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要从气与血的关系谈起。气与血是互生,气生血,血生气。

中医认为,血需要依靠脾气,才能行使功能,因此中医在补血时,很少只开补血剂,一般都要同时补气,就像赋予血细胞干活动力。

有者将气血关系比喻为夫妻,气为阳,主动,扮演丈夫角色;血为阴,主静,扮演妻子角色。

一个美满的家庭,夫妻和睦是关键,同样,对于身体而言,若想保持健康,气血平衡是关键。一旦气虚或血虚,疾病就会随之而来,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气血失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如上所言,气扮演丈夫角色,气虚就像一个家庭里,作为一家之主的丈夫懦弱无能。

在此情况下,家庭经济来源出现问题,无法保证家庭成员生活需求,只能处于低水平生活状态。其次,由于丈夫太懦弱,家庭很易受到其他强势者的欺侮。

相应地,人体气虚又会怎样呢?首先,此人气不足,脏腑功能低下,以致整个人精神萎靡,少言懒语,倦怠乏力,动辄就会出虚汗等现象。

其次,身体抗病能力减弱,即使微小的外邪,都可欺负自己,刮来一阵寒风,别人可能安然无恙,气虚者则可能大病一场。

当然,气的问题不止气虚,还有气陷、气滞、气逆等情况,但气虚是其中最主要问题。

气虚者的症状:
脉虚弱
面色苍白
舌淡苔白
说话声音低微
容易感冒/生病
体型消瘦或偏胖
稍微活动则出汗/心悸
身体容易疲倦/全身乏力

血液濡养四肢百骸,身体所有器官都需要血液带来营养,若血液不足,全身各个脏腑都会出现问题。

若是心血虚,将会出现心悸、怔忡等情况。心藏神,需要血滋养,若心血不足,人体“思考”系统就会出现问题,例如记忆力变差,夜晚梦多,白天烦躁,不喜思考,这些都是血不养心的问题。

若是肝血亏,也会危害人体。肝藏血,属木,需要濡润,若血液不足,就像一棵树没有充足水源,失去水滋润,树木逐渐枯萎。

肝脏缺少血,人会容易发火,经常头昏脑涨,目赤肿痛。

另外,肝开窍于目,目得肝血濡养,才能看清东西。若肝血虚,还会影响视力,以致视物模糊,眼睛易疲劳。

若是肺血亏虚,就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不利等情况,严重还会导致心悸,许多老人的心脏问题,其实都与肺血不足密切相关。对于这种心脏不适,若只是一味活血化瘀,还会导致病情越来越重。

高明中医补血时,会考虑病患的气是否充足,若气不足单靠补血不够,一定要先补气再补血,而补气其实就是补脾气。

中医有言:中焦取汁化气,变化为赤,是为血。血通过脾气吸收转化食物而来,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调理脾胃才能养好血,这也正是归脾汤的高明之处。

西医也认为,唯有保证营养,才不会贫血。

劳心者的首选方
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许多因素影响脾胃强弱,例如生病伤了元气,或饮食无节损伤脾胃。

另外,忧思也会损伤脾胃。若突然听到一个坏消息,即便面对美味佳肴,可能也没胃口。

有的学生在高考前夕,由于反复学习与考试,用脑过度,以致影响胃口。

脾胃与心关系密切,若用脑过度,操心太多,都可能直接伤脾,这也是中医所谓的“忧思伤脾”。

若一个人压力大,肝气郁结,肝克伐脾,就会伤及脾脏,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或食不甘味。此外,还容易疲劳,睡眠质量差,因为脾主肌肉,脾虚肌肉无力,脾是生血、运化血的大本营,血虚无以养心安神。

脑力劳动者,一般感情比其他人细腻,更易产生忧思,因此脾虚高发人群,其症状为面色萎黄,失眠健忘,而归脾汤则是不错的调养方子。

顾名思义,归脾汤对症于脾,为何又在里面加入龙眼肉、酸枣仁、当归等养血之药呢?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思虑过度,以致耗伤心血,因此若想养血,一定要补上此漏洞给,而归脾汤是心脾同治的方法,这才是高手出招。

若经常感到焦虑、疲劳或压力大,不妨用归脾汤调理身体,有者食欲不振而导致的心悸、心慌之症也可用此方。

气血不足,就会减弱养心能力,而气血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若吃得少就没有足够气血养心,以致出现心悸、心慌症状。

另外,失眠健忘、夜有盗汗、神经衰弱等心脾两虚者等,都可应用本方。

失眠者的安神药
在中医里,失眠又称为“不寐”,它是一种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病症,主要为入眠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以致醒后疲倦,严重者可彻夜不眠。

失眠原因有很多,其中久病或年迈者因气血亏虚、营气不足而失眠。营主血,血虚则心失所养,神不守舍,以致失眠。

归脾汤通过补气血而安心神,使睡眠得安,健忘得愈。
人参、黄芪及白术:补脾气,运化水谷生血,使心得血养。
当归及龙眼肉:补血养心安神。
茯苓、酸枣仁及远志:宁心安神。
木香柔肝解郁。
炙甘草引药入脾。
诸药配伍,补气健脾,养心安神。

失眠多因情志不遂耗伤心神,以致神情损伤。因此,失眠患者在服用归脾汤之际,还应以情制情,排除困扰原因,调整心态,并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养生方法。

入睡前可聆听镇静、催眠音乐引导人眠,平时则以轻松、优雅乐声疏导情绪。

除了饮食清淡,失眠者也应远离辛辣厚味,并可多食黑芝麻、核桃、首乌粥、桑葚粥等。吃饭不宜过饱,尤其是晚餐,晚餐后可多散步。

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