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补气养血之顺序
1.健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且是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饮食无法转化为气血,其它补法也难以见效。
常见食疗:小米粥,山药粥,薏米莲子汤。
2.祛湿气
湿气困脾,则会影响脾胃功能,以致气血生化受阻,因此需先祛湿化浊。
常用中药:茯苓,佩兰,苍术,薏苡仁。
常见食疗:薏仁红豆水。
3.养肝血
肝藏血,调整全身血液运行。肝血充足,气血才能协调运行,女性尤为关键。
常用中药:当归,白芍,枸杞,熟地黄。
常见食疗:黑芝麻糊,枸杞红枣茶。
4.远寒凉
寒凉性食物与环境,容易损害脾胃阳气,尤以寒湿凝滞时,导致气血运行受阻。
常见食疗:生姜红枣茶,桂圆龙眼粥,山药糯米粥。
5.养气血
前四步为“筑基”,此步才是正补。脾胃健,湿气祛,肝血足,远寒凉,补气血才能真正发挥功效。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