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象思维:为何中药能治病?

https://healthybeautyvitality.blogspot.com
药象思维:为何中药能治病?

1.为何中药能治病?
相传,中药的发现与运用,都是源于神农氏,自古民间就有“神农尝百草” 之传说。

为何草根树皮,能够治疗人体疾病,中药治病的原理何在?

中医使用中药治病,而中药大多取自于天然植物、动物或矿物,其中尤以植物为多,因此古代中药也被称为“本草”。

中医认为,人类与万物得天地一气而生,但人得天地之全性,草木得天地之偏性,人得病就是人体气机偏盛偏衰,故要借药物之偏性,调整人体盛衰。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此中医用药是根据草根、树皮、昆虫、土石的形、色、气、味,划分其阴阳五行归属。

举例
根茎之药可以钻在土地生长,故有通里功效,例如白芍。
树枝、树梢则有生发之性,例如桂枝。
树皮有包裹、收敛特性,例如肉桂。
果核收敛性质大于皮类。
花儿有宣散郁结功效,例如月季花、玫瑰花。
果实生在高处,却最终要下落,故有使气下行功效。

中药能治疗各种疾病,主要依靠其偏性,这个偏性是恢复人体内在平衡、治愈疾病之关键。

中药偏性,主要体现于两方面:
药物的“气”
药物的“味”

所谓中药的“气”,是中药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特性,故也称为“四性”。

例如,薄荷给人清凉感觉,它的气就是凉的;生姜给人温热感觉,它的气就是温的。

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气,其中寒与凉属于同一种性质,温与热属于同一种性质,只是程度有所差异而已。

2.为何西瓜解暑,附子助阳?
西瓜是清热解暑良品。

西瓜:性平,味甘,功效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
西瓜皮:性凉,味甘。功效清透暑热,养胃津。

西瓜的功效与其生长环境,拥有密切关系。

天气炎热之际,西瓜在太阳直射下成熟,阳光越强烈,西瓜越甜。若天气阴雨连绵,西瓜也会成长,但不会太甜。

西瓜在阳光直射下,练就耐热能力,因此当人体无法耐热时,当人体烦渴、口渴缺乏津液时,吃西瓜就能清热解暑、生津止渴。

而与西瓜炎热的环境相反,再看生长于极度寒冷环境的中药——附子。

附子:大辛,大热。功效回阳救逆,温脾肾,散寒止痛。

有者到山里采药,发现太阳照射的石头很烫,那些植物大多是抗热,并有清热功效;而在背阴的山坡,早晨与傍晚能照到太阳,因此生长大多是养阴之药。

那么,深山沟里,阳光无法照射之处,又会生长什么东西呢?有者下到山沟里,发现山沟植物很少,只是偶尔有些蕨类植物。

有的地方甚至还有冰雪,夏天冰雪都没化,环境非常残酷。然而,就在冰雪没化之处,却生长一堆绿色叶子、紫色花朵的植物:附子。

夏天冰雪都不化之处,生长植物却是附子。附子经年累月,生长于此寒冷之处,练就耐寒能力。

因此,当人体肾阳不足,无法耐寒,就服用自然界中耐寒植物。

若产热多于散热,则会出现发热、功能亢进等症状,反之若散热多于产热,则会出现畏寒、功能衰退等症状。

换言之,疾病可被分为两大类:热证与寒证。而中药的四气,就是用作纠正人体在生病状态下之寒热失衡。

寒凉药可抑制人体新陈代谢,减慢器官脏腑活动与血液循环,故被用作治疗热证。

温热药可增强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脏腑器官活动与血液循环,故被用作治疗寒证。

《神农本草经》曰: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就是表明药物四气治疗寒热证的功效。

中药的“味”,也就是味道,本义上是味蕾对中药的感觉,主要分为“酸苦甘辛咸”五种,故也被称为“五味”。

其中,某些药物没有特殊味道,中医称之为“淡味”。由于味道不显,因而中医常将淡味并附于甘味。

另外,有些药物具有涩味,由于涩味与酸常并存而类似,因此中医又将涩味并附到酸味。

服食芥末时,出现通鼻窍感觉,显示辛味具有开通、发散功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运用辛味此功效。

例如,若受到风寒、鼻塞流涕、头痛恶寒,这时熬上一碗姜汤,趁热服下,再盖上被子出一身汗,就会感觉比较轻松,这就是利用生姜气温味辛之特性,发散风寒。

同理,中医发现:
酸味具有收敛、涩滞功效。
苦味具有泻火、燥湿功效。
甘味具有补益和缓功效。
咸味药具有泻下、软坚功效。
淡味具有利水渗湿功效。

根据此理论,人们可从药物味道,推测与发现药物功效,例如:
酸枣仁、五味子、山茱萸等药物,具有酸味,故有收敛止汗之功效。
黄连、黄柏等药物具有苦味,故有清热燥湿之功效。
茯苓、薏苡仁等药物具有淡味,故有利水渗湿之功效。

为何中药的自然特性,能明显治疗疾病呢?

中药运用的药物,大多来自天然动物、植物与矿物,这些药物都是孕育于自然环境。

它们在对抗、适应自然界气候、地理环境等综合因素过程中,内部必会形成对抗及适应外界因素的物质。

因此,在不同自然因素下形成的药物,其内部产生的物质也完全不同。

不同的物质,也各别影响人体内在平衡,这就构成中药千变万化的作用与功效。

举例,生产在炎热地带的植物(例如芦荟、仙人掌),内部会产生具有清凉滋润特性之物质,用以对抗外界炎热与干旱。

这种物质影响人体内在平衡,就是抑制人体新陈代谢、减缓脏腑活动,减慢血液循环等,并可治疗人体机能亢进,而引起的火热病。

生长在高寒地带的植物(例如雪莲人参)等,内部产生具有温热特性之物质,用以对抗外界寒冷,此物质可治疗人体机能衰退,而引起的虚寒病。

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