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丸家族:8种地黄丸功效、适用症状与人群
其实,地黄丸是一个大家族,除了六味地黄丸,还包括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知柏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及麦味地黄丸。
虽然都是“地黄丸”,但其功效却不尽相同。
六味地黄丸
成分:熟地黄、山萸肉、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
功效:六味地黄丸是地黄丸家族的奠基者,其经典在于“三补三泻”,由三味补药及三种泻药搭配而成,有补有泻,补大于泻,补而不腻,因此服用六味地黄丸后,鲜少出现“上火”现象,在补益过程中,还能清虚热及泻湿浊。
适用症状及人群:六味地黄丸适用于肾阴虚,可用于肾阴虚内热症状,常见症状有口干、便秘、舌红、睡觉盗汗、手脚发热、腰酸等,上了年纪者还可能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麦味地黄丸
成分:“麦味”是麦冬及五味子,麦味地黄丸就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了麦冬及五味子两味药。
功效:麦味地黄丸又被称为八仙长寿丸,麦冬常用于食疗,可滋阴肺阴虚及肾阴虚患者,而五味子则有收涩、敛精及止咳功效。肺阴虚者容易出现慢性咳嗽,加入这两味药,能止咳、润肺及养胃。
适用症状及人群:适用于肺肾阴虚及肺肾两亏者。此体质者除了拥有肾阴虚症状,同时还有肺阴虚症状,例如干咳、久咳、痰少等。在古代,慢性肺病患者使用较多麦味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
成分: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上知母及黄柏。
功效:六味地黄丸中没有清虚火药物,因此清虚火功效一般,适合肾阴虚、偏虚热者在虚火不旺时服用。知母可清肺热及降胃火,而黄柏可用于清利下焦火,加上这两味药的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清热润燥,更适合肾阴虚同时虚火旺者。
适用症状及人群:适合肾阴虚、虚火旺人群,其症状为口干、舌红、盗汗、身热等,还伴有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情况。
杞菊地黄丸
成分: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枸杞和菊花。
功效:体质发生变化时,除了影响肾,还会影响其它脏腑,例如常见的肝肾两亏。肝阴虚多由肝阴血不足引起,枸杞有可补肝血,菊花可清肝散热,在出现肝肾两亏时,可选用杞菊地黄丸。
适用症状及人群:适用肝肾两亏体质,除有典型肾阴虚表现外,还有眼睛干涩、抽筋、视力下降等肝阴虚症状。
成分: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肉桂及附子。
功效:肉桂与附子是温阳中药,附子补火助阳,散寒止痛,肉桂引火归源,活血通络,因此桂附地黄丸偏向于补肾阳、补肾精。
适用症状及人群:适合肾阳虚人群,其症状为怕冷、面色苍白、容易腹泻水肿、痛经、尿频、腰酸等。
归芍地黄丸
成分: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当归及白芍。
功效:女性经期若失血过多会伤阴,当归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白芍可敛阴止汗,养血调经,因此归芍地黄丸是妇科病常用药方。
适用症状及人群:适合肝肾阴虚妇女,可滋阴养血,柔肝补肾,清虚热,适用于盗汗、腹痛、月经不调、头痛晕眩。
金匮肾气丸
成分: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桂枝、附子、车前子及牛膝,也就是在桂附地黄丸基础上,加入车前子及牛膝。
功效:加入车前子及牛膝后,增强利水祛湿功效,金匮肾气丸是补肾阳虚药物。
适用症状及人群:适合肾阳虚体质,尤其是与利水除湿相关主治症状,例如水肿、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等。
成分: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枸杞、菊花、当归、白芍、蒺藜及石决明,也就是在杞菊地黄丸基础上,加入当归、白芍、蒺藜和石决明。
功效讲解:加入这些成份,增强养肝明目功效,可用于治疗眼疾。
适用症状及人群:适合肝肾阴虚者,可用于治疗眼疾,尤以肝肾阴虚导致的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眼睛干涩、畏光等症状。
地黄丸家族中主治功效大有不同,患者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明确自身体质与症状,选择合适药物服用。若分不清楚,勿乱服用药方,以免适得其反。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