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田七:化解痰湿瘀血

https://healthybeautyvitality.blogspot.com

中医有言:世上本无病,只是痰和瘀。

1.痰瘀互结危害大
痰瘀互结,就是一个人体内既有痰湿,又有瘀血,痰湿与瘀血搅和在一起,导致身体出现各种包块,例如结节、肌瘤、囊肿、息肉乃至肿瘤。

当然,痰瘀互结不一定会长包块,当你发现自己舌苔很腻,就像刚喝完牛奶,舌边舌尖有瘀斑,舌头一翘起来,舌下静脉粗大,像珊瑚树一样向四周怒张,这是身体发出的信号,提示你体内已经有痰湿及瘀血。


此外,可能还会伴有一些其它症状,例如痰湿,其症状为头面出油,喉咙黏腻不清爽。


瘀血症状为嘴唇乌暗,脸上有黑斑,身体某个部位有疼痛感,像针扎一样,白天轻,夜里重等,即使这些症状没有马上出现,但也不能疏忽。


当痰瘀一起出现,怎么办?陈皮田七都能化痰,若痰瘀一同出现,就两味药一起服用。


现代研究表明,田七能加快血管中血液流动速度,就像一条阻塞河流,若水流变快,自然就能冲刷干净河道中的淤泥垃圾,瘀血是病理产物,就像河道里的垃圾,田七就能化掉。

田七不但活血,还能止血,若将田七粉敷在出血伤口,它能止血,还能化掉瘀血,因此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形容,田七是伤科圣药。


田七活血止血,只是其一半的功效,另外一半是补血,服用时一般要炒一下,炒过以后补血养血效果更佳,若欲活血就生用。


陈皮就是橘子皮,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橘子皮,晒干橘子皮后,再经过三年以上的陈化,才能被称为陈皮。


陈皮可以化痰,五脏六腑的痰都可以化,尤其擅长化肺里的痰,以及脾胃的痰。


若平时总是吐清晰白痰,或者说感冒痊愈后,还是一直咳嗽,咳的同时又有一点小痰,可用陈皮泡水喝或嚼吃,就能化掉痰湿。


此外,陈皮又是食物,药食同源,非常平和,无论小孩或老人,都可以服食。


2.痰湿瘀血又怎么办

痰湿瘀血怎么来?很大程度都是从气上得来,一个人生气时,往往觉得胸口被堵,用手揉顺后,感觉会好一点,实际上这是气结。


举例,就像一根绳子打结,摸上去就不那么顺畅,津液血液走到那里,阻塞无法通过,慢慢在局部形成痰湿瘀血,也就是气滞血瘀,气滞痰凝。


陈皮可以理气,它去到体内后,能打开气结,该升的升,该降的降,一气周流,因此陈皮就交警。气结打开后,痰湿与瘀血就更容易被化掉。


方子:田七与陈皮根据1:3比例,若田七用量10g,陈皮可用30g,两味药打成细细粉末,每次取陈皮粉3g,田七粉1g,温水送服。


容易上火者,可再加10g花旗参,田七、陈皮与花旗参三味药是比例为1:3:1。


花旗参性凉,田七性热,就像人参。清代药书《本草纲目拾遗》曰: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


花旗参名字虽带“参”字,但它却是凉性,反而田七越吃越热,再加上陈皮也是偏温燥,有者或会热的受不了,若加一点花旗参,养阴清热,刚好解决此弊端。


3.温胆汤:湿热、湿寒、痰湿皆可用

对于痰湿,有否预防或者治标又治本的方子呢?有!它就是温胆汤。湿热、湿寒或痰湿都可以服用。


温胆汤:茯苓30g,半夏6g,枳实6g,炙甘草6g,陈皮6g,竹茹6g。


这些组方如何相互作用,发挥相应作用呢?


第一梯队:用一味枳实来破气下行

行军打仗都要讲究策略,攻城需要先锋部队,而枳实在这个方子里,就是打头阵。所谓不破不立,若想重新建立平衡,先要打破原来“气郁痰阻”的状态,枳实破气,从肺胃开始攻下,打开胆胃气机。


第二梯队:半夏+陈皮。

半夏化痰祛湿,配上化湿理气的陈皮,成为最常见的化痰湿二将。这两味药是此方子主力军,枳实攻破城门后,通过半夏加陈皮主攻敌军主力,靶向就是胆胃里的痰湿,半夏气机也是下降,降的也是胆和胃,浊阴出下窍,半夏就是化掉中焦痰湿化后降下,意图排出下窍。


第三梯队:茯苓+竹茹。

茯苓健脾渗湿,竹茹化痰清热,这两味药是此方子的善后力量,半夏+陈皮化掉痰后,成为比较容易排出之湿浊,此时茯苓与竹茹接过这些湿浊,一鼓作气从下窍排出湿气。


《黄帝内经》曰:浊阴出下窍,痰湿是属于浊阴,要从下窍排出。


枳实攻破第一道防线,作用力向下;半夏与陈皮为进攻主力,作用力向下;茯苓与竹茹是善后部队,清扫战场。


三支力量分工不同,但目的统一,目标明确,就是要打通体内气机,从下窍排出痰湿浊阴


最后一味炙甘草,甘草又被称为和事佬,负责调和这几个梯队药物。


简而言之:

法半夏,辛温善散,辛能理气开郁,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枳实、陈皮化湿行滞气,竹茹行气和胃,清浮火而不伤中阳,加茯苓以利湿并宁心安神,甘草则是直接补脾,补充脾胃津液气血。


全方可通降胃气,疏解肝胆之郁,温阳行气,祛湿化痰,以调畅全身气机,又特别有助睡眠。这六味药,都是常见之物,没一味名贵中药,但他们组合在一起,就能发挥神奇功效。


另外,温胆汤一般都是用来煮水泡脚,并非这药不能喝,而是喝的效果不如泡,因为痰湿重者都脾虚,吸收不好,而脚底经络丰富,吸收药物更充分,泡脚见效更快。


温胆汤还可调理脚气、失眠、痛经、湿疹、鼻炎、牛皮癣、抽动症、胆囊炎、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咳嗽、脱发等诸多病症,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