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 杞菊地黄丸 明目地黄丸:对治眼睛问题
根据中医原理,其实就是肝肾阴虚问题,因为肝开窍于目,若再结合舌象,就是舌质红舌苔少,这时可用杞菊地黄丸或明目地黄丸。
若出现舌质淡、舌苔白,显示身体虚寒,可考虑服用“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
不过,理中丸是温脾胃药物,普遍用于脾胃虚寒导致的各种病症,例如大便稀溏、倦怠乏力、手脚不稳等。
理中丸: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
在中医里,脾胃属土,具有土属性,而世间万物都需要制约。
土能制约水,故而当脾胃虚弱时,无法制约体内水液,就会泛滥,也就是水液以一部分眼泪形式出现。
举例,人们用土修筑堤坝,利用堤坝防水,因此若堤坝溃塌,洪水就会溢出来,淹没农田,中医称此为土不制水。
因此,若想脾土不虚,首要就是补脾气,而党参、白术与炙甘草,就是专门补脾气,只有脾气充足,才能振作脾胃,发挥相应作用。
干姜药性属热,可散掉脾胃寒气,还能提供阳热之气予脾胃,因为脾胃喜暖,因此加入干姜,正好迎合脾胃喜好。
两者区别就在一个附子,这味药物也是热性,且是大热。若理中丸散寒效果不够,也可考虑服用附子理中丸。
因此,这个病症的原理,其实就是培土制水。
同时,水液泛滥还会产生堆积,而当人体内水液在各个地方,就会越积越多,继而形成水肿。
若瘀积在眼眶上面,就会造成眼袋,故而理中丸还可消眼袋,这也是培土制水。
理中丸也适用于眼睛向外凸,这是脾胃虚弱所致,因为脾主肌肉。
虽然眼睛归肝,但上下眼睑却是归脾,因此若有脾虚,眼睛周围肌肉就会收缩,导致眼睛突出。
若是此症状,也可结合舌象来判断,例如舌头舌质淡、舌苔白,就能证明属寒虚体质,再结合大便稀溏、倦怠乏力、手脚不温其它症状,这也都是脾胃虚寒典型症状,就可用理中丸调理。
此外,也可用中药泡茶饮用,例如取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各9g,沸水冲泡,代茶频饮即可。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