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喝黄芪粥 人老病无忧
三种材料煮粥服用,连续食用半年后,肠炎消失,身体感觉也比以前好,恢复气力。
老人为了断根,坚持不断服用此方,后来成了习惯,只是有时习惯饮用黄芪水,不加葛根,若出现上火,就停用数天。
若身感疲惫,就多放数克,若身体轻松,就泡个三五克,直至泡到没味道,还要掏出黄芪咀嚼,榨干才扔掉。
如今,老人年事虽高,这数十年服用黄芪水,很少患病,体检也没什么大毛病,指标基本都正常,非常难得。
民间一直流传一句话:常喝黄芪粥,人老病无忧。黄芪入药,已有2千年历史。
古中医认为,黄芪性味甘、微温,最擅长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故被称为“补气诸药之最”。
最适合食用黄芪者,就是平时经常感觉身体气虚(右脉无力)、以及中老年人、大病初愈者(比如阳康者)。
若是体质偏阴虚、火旺者,补气就要谨慎,若气不虚,吃了可能会涨。
易上火者,应对症性看何处上火,对症灭火,例如配搭菊花、金银花,或者服食清热解毒的黄连、马齿苋。
总结而言,“黄芪人”特征如下:
面色比别人萎黄,没有光泽,眼睛缺乏神采,一副气血不足样子。
肌肉非常松软,缺乏力量,皮肤也很松弛,稍微上点年纪,就全耷拉下来。
水肿体质,早上起来眼睛、腿部都容易水肿,还发沉。
骨骼细弱,尤其胳膊腿与关节,都没别人粗壮,像豆芽菜般细嫩。
体质脆弱,经常容易生病、感冒、自汗,弱不禁风。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