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揭秘疾病根源

https://healthybeautyvitality.blogspot.com/

上工治未病,中医养生之道,讲究道法自然,吃喝拉撒睡,事事皆学问,攸关健康,不可不慎。本文通过讲述能量与“升降”规律,揭露疾病真相,治病最高境界就是不得病,此文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医健康的精髓。

中医养生之道,讲究天人合一。怎么合?人要顺天行道。“天”就是大自然,“道”就是规律。人要顺从大自然规律,行事养生。


那么,天道是什么?中医文化,讲究取象比类,用有形现象,体现无形规律。每天,太阳升起降落,万事万物随之变化,这就是天道,就是“升降”。


1. 天人合一,“升降”就是天道

当太阳升起,人体内有一股气,从两腿中间沿着腹部向上升起,我们就醒过来。


“气”是是一种“能量”。一杯冷水,一杯热水,冷水没有能量,热水有能量。蒸腾向上的那个气,就是能量——热能。无形,有热量。气功的气,中医的阳气,本质就是这种无形的热能。


太阳上升,本质就是温度升高,热能释放,人感应到了,体内热能也跟着释放。能量释放,就导致功能发挥运作,在人表现为“苏醒”。


日上中天,就是能量释放上升到最高点,阳气走到头顶。太阳下降,能量收藏,阳气从头顶向下,沿着脊背下降,人就渐渐进入睡眠状态。


所以,睡眠其实就是一种能量释放、收藏、升降的现象。


这个升降过程,必须经过一个通道,就是人体中间:在前为神阙穴肚脐眼,在后为命门,对应到里面,就是脾胃通道,气的通道。


通道有个特性,热胀冷缩。当你胃寒时,通道收缩闭塞。


早上,气要上升时,出来不通畅,就会表现为:想睡懒觉,即使勉强起来,整个早上都是昏昏欲睡,无精打采。


晚上,气要下降时,降不下去,就会表现为:失眠,多梦,烦躁或焦虑。


所以,失眠的机理很简单,就是胃寒,通道收缩,阳气降不下来而已。只要解决这个通道问题,就能解决失眠。


因此,无论大人小孩睡觉,即使天气再热,也一定要用被巾盖住肚脐眼,就是避免寒气直接从这个气门进去,否则就很容易睡不着。


2. 胃寒升降受阻,百病由生

我们吃东西,热气就会向下走,例如吃了上火东西,小便就会变黄,大便变臭变硬。


但是,当你胃寒了,通道闭塞,热气降不下来,就会向上逆:

●走到咽喉,变成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

●走到口腔,形成口腔溃疡,口臭,牙疼。

●走到脸部皮肤,形成痤疮、痘痘、色斑或黑眼袋。

●走到鼻子,形成急慢性鼻炎、鼻窦炎。

●通过肺顺着皮肤发散,形成各种各样皮肤病,包括腋臭,皮屑增加。

●走到颈椎,形成颈椎增生。

●走到大脑,形成肿瘤。


无论病在哪个部位,西医把它叫做什么名字,本质就是“垃圾”!由于堆积部位不同,密度浓度不一,而有了不同名称。


所以,高精尖仪器检测出来的检查报告,对悟道中医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海洋有暖流、寒流,天气有热空气、冷空气,人体也是有热气、寒气——这就是天地人能够相通的最本质内涵。


气流都会携带无形能量,有形营养或垃圾。遇热则流动发散,遇冷则凝结沉淀。当热气不断上逆,过多垃圾就会停聚沉淀在通道狭窄处,形成被看见、被检测到的有形病理产物。


根据浓度而言,最浅是正常的组织液,中医叫津液,再浓缩就变成痰湿(西医叫血脂、油脂、胆固醇),再浓缩叫瘤,根据软硬之分叫粉瘤、良性肿瘤,坚硬就叫恶性肿瘤,再浓缩就叫骨质增生。


所以,治疗目的很简单:硬的把你化软就是。怎么化?衣服有顽固污渍,就会先拿去泡水,吸水之后就会变大,软化,稀释,就可以洗掉。


病理也是一样:恶性肿瘤先化软变良性肿瘤,再化软变痰湿,就可通过大量吐痰形式排出来,或者向下以大小便形式排出来,最后阳气越来越充足,就直接化成气,从皮肤口气排出来。


正确治疗下的恶性肿瘤(癌症),会变大,变软,稀释渗透,然后边界模糊成一片,最终渐渐淡化,消失。


若是良性肿瘤,浓度不高,可以不经过吸水稀释变大的过程,直接变小消失——其实就像减肥增肥过程:瘦的变胖,胖的变瘦。


这个标准与西医截然相反!若肿瘤变大属恶化,西医治疗有效标准,就是肿瘤变小。目的是一致,但是手段过程截然相反!


物质形态转变的动力,来自能量、热量。有形的火,可以提供无形的热;能加热有形的水,化为无形的气;无形的气上升到高空,遇冷凝结为有形的水滴。这就是有形——无形的转变过程机理。


所有有形的病理产物垃圾,都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相对就变寒,凝固,有形就多了,就病了。因此,只要补充热量,体内阳气充足,有形的垃圾就可化为无形的气,发散出去。


哪里热气不足,变寒了,哪里就有垃圾堆积,就生病。


因此,补阳气就是治疗大方向。


小孩子屁股手脚都非常热,因为阳气充足;当温度降低,意味年龄越来越大,能量消退,直到没有温度,生命就消亡。


因此,温度决定生死。生老病死的过程,其实就是能量递减的过程,体现为温度的变化。


因此,养生健康的大原则,就是保持热量,趋温避寒。


若你吹冷气受凉感冒,一般人会考虑“受凉”,但西医检测是什么病毒细菌感染。


当你饥寒交迫时,两杯水放在你面前,你选哪杯?必然是热水,因为有热量有能量,喝下去就明显影响身体状态,甚至关键时刻可以救命,而喝冷水是完全不同感受。


若用现代化仪器检测这两杯水,发现两杯水完全一样,都是密度容物一样水分子!因为,西医所有检测,只是检测物质结构,西医背后的整个西方学术界,都是信奉唯物论。


热能是什么?无形,无量,不可见,不可把握,不可测量,属于唯心世界范畴。


例如,肺能量不足,就容易悲伤;脾能量不足,就容易忧思,肾能量不足,就容易恐惧。


但是,西医不会理解你的悲伤忧思恐惧——因为这些都是主观 ,不可测量与唯心。


因此,当你说这里不舒服,哪里不舒服,仪器又检测不出任何异常,西医就会说你妄想症,神经官能症,癔症——胡思乱想,没病找病。


其实,这些症状本质都是无形能量不足,导致的功能失常。


因此,除非西医承认唯心论(其实中医也不叫唯心论,而是心物一元论),否则永远也不了解能量与人体,永远停留在“神秘”、“玄学”初级层面。


中医言:上工治未病。当你患肝癌之前的两三年,中医就可知道你病了,并截断病情发展,因为只是不舒服,还不到某种病程度,所以叫“未病”。


因为这是在无形能量层面的功能失常,物质没有变化,西医检测不到,它会说你还没有病,但要经常检查(这就是西医所谓的“预防”)——就是等你病到符合西医的标准,有了物质变化,再找他们治疗。


中医也讲:下工治已病。也就是西医的那个层面。也就是说,西医一出世,就已经是“下工”的水平。


人活着,就靠一口气,一口热气!当饿了几天,刚从废墟里被救出来,最救命其实是一口热水,而以“救命”名义,输到体内的葡萄糖生理盐水冰冷的液体,其实是会夺阳气,会要命!


因此,明白“能量”很重要!某些时候,可以救命!大多数时候,可以避免伤害。


前面讲的是升降,还没有讲完,但其实也讲完了:降不下来,就上面有病。推演开来,下面因为没有东西降下来,也会有病,例如便秘。或者按“外面”、“里面”来分,也是一样,本质一样。


便秘只是排毒不畅的一种表现,还有一种排毒不畅,表现为排便通畅易排。就像洗碗,不用洗洁精,虽然水一直在流,但是油污全部黏在碗上,不出来。


脾的功能是“主运化”,“化”就是分解。若脾胃虚寒,能量不足,分解功能不足,湿气油污分解不出来,黏附到肠壁与血液,大便每天都出来,但是带不出垃圾,有量没“质”,所以这种通畅,也是排毒不畅的一种。


升降讲究有形的通路问题,能量讲究无形的动力问题。解决升降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胃寒的问题,通道闭塞的问题。


“寒”就要用“热”解决;“闭塞”就要用“发散”解决。又热又发散的药,就很容易找,为普及方便,选用生活常见的食材,那就是生姜。


3. 升降不调 易导致“虚不受补”

升降不调的病,常见症状为:吃凉就胃胀不舒服,吃热就上火,吃凉不行,吃热也不行;明明身体很虚,却一吃补药,就口舌生疮上火严重,俗语说的“虚不受补”。为何现在却还要叫他们吃姜?


胃的“寒”,与饮食的“热”,是相反的力量,相当于两军交战,强势者胜。因为吃热的就上火,所以不敢吃多,这个热量相对于脾胃的寒,就像游击队打正规军,肯定打不赢,败退了,只能原路退回向上跑,就上火了。于是吃降火药,其性寒凉,本来就胃寒,再吃寒凉,就凉上加凉,就会胃胀不舒服。


那么,怎么办?加强我军进攻实力——临床中,这种病机患者,开的处方就会包含生姜200克(秋冬量,春夏量会酌减),干姜30克,比姜还热的附子30克(就是自创的小柴胡加姜附汤)。大军所到之处,攻城破敌,城门打开,大部队长驱直入。所有的热气都向下走。患者说,药后反而有咽喉清爽感觉!


有些人患者以为,这么多生姜,肯定会上火,擅自减至50克。药熬完,立刻上火!为什么?敌军10万兵力,我派给你20万,你擅作主张,只派出5万与敌军作战,肯定打败仗!被打回来就上火了。所以,姜越多越不上火!


这里还有一个前提:阴虚患者不适宜。就像洗衣服,再好的洗涤剂,也需要有水作为介质,才可发挥功效。所以阴虚者,不适合大剂量生姜的方法调升降。他们得先补水,这里就不细讲。


前面讲的是升降,中间补充讲的是能量,没有讲完,下面继续讲。


4. 能量不足,易留邪致病

前面说了,能量不足,导致垃圾储留而生病。现代人比80年代物质生活水提高,想吃什么就有什么,营养很充足,为何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病更多了?


因为现在人能量不足,是因为吸收不好,而不是吃不好。是吸收的问题,而不是营养的问题!营养太丰富,超过吸收负荷,所以应该做减食,而不是吃补。应清淡饮食,而不是拼命补维生素、蛋白质——现在满大街卖进口营养品,其实最不利于身体健康!


吸收是功能,必须以脾胃、肠道能量是否充足为前提。腑脏自身能量不足,吸收功能就不高,工作效率就不会高,导致吸收不好。身体能量、热量不足,主要表现为胃寒。


5. 四个因素导致胃寒


1.饮食寒凉

寒凉有两个含义,第一个指温度——就如冷水烧成热水,需要消耗煤气能量,人体有温度,喝进去的冰冷食物先要加热,就会消耗脾胃原本的热量能量,导致胃寒,例如冰冻食品、冷饮、凉性水果。


第二个指性质——性质是凉性,无论吃热喝热,还是寒凉作用,例如苦瓜,冬瓜,绿豆。


2.外寒

饮食进入属里寒,热天吹冷气或冷天受凉,或农夫渔民、家庭主妇洗衣下冷水,这些都是外寒。外寒有的直接侵入脾胃导致胃寒,更多是消耗整体能量,相应局部脾胃的能量热量阳气就不足,就寒了。


3.季节因素

天气越热,地下水井水越凉;天气越凉,地下水井水越热。其实就是能量、热量的位置转换结果:春夏由里到外发散,秋冬由外向里收敛。相应的,夏天时在外皮肤热,在里脾胃寒。所以夏季食欲最差,胃最寒,最容易上火。


4.欲望因素

想看、想听、想说、想思考、想吃,爱恨情仇等,这些都是欲望,就是指人体功能的发挥使用,这些都需要消耗能量。


人体很智能,哪里多需要用能量(欲望使然),就会从其它功能区,调用能量补充,相应就会造成被调用区域功能不足。


例如,很多人吃饭后就容易困睡,因为能量集中到中间脾胃消化吸收,调用头脑能量,头脑能量不足,就表现为困睡——思考功能不足。


同理。当头脑用神时,也会调用脾胃能量上行,导致脾胃能量不足,消化吸收就出现障碍,就形成胃寒,以致出现胃病。


工作繁忙者,吃饭都是囫囵吞枣、速战速决,根本没有给以正在消化吸收工作的脾胃充足能量与时间,所以出现胃寒与胃病。


吃得越多,越好,脾胃负担越大,连食物都无法吸收,何况于药物?所以,这种胃病最难治!


悲哀的是,满街都是这种人!因为现代为高压社会,大部分人需要靠相火不位,提高竞争力(其实就是变相透支身体),否则争不过别人。


万病之本,最难去除就是欲望!所以,养生之道最高标准,是“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其实就是收藏能量,减少欲望,不要肆意消耗身体元气。


5000年前,《黄帝内经》就已经为天下百姓,公布健康长寿的秘诀,但是我们现在却做着本末倒置的事情!


6. 道法自然,顺应天性

古老教育,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要说话,坐稳,一起动筷,一起停筷,就是要给脾胃最小消化负担。有充足时间,足够气血能量帮助消化、吸收。老教条里,蕴含大道理!


能量难于补充,消耗却非常容易。若将身体比喻为油灯,灯油多少决定寿命长短,灯火大小决定生命消耗快慢。


欲望消耗就是燃烧灯火,而性生活就是直接漏了灯油——古语,一滴精十滴血。补能量补了3个月,只要过了一次性生活,就全部推倒重来!甚至再重来时,已经更加难于见效!


治疗过程中,只要每个月有一次性生活,就全部推到重来!甚至再重来时,已经更加难以见效!


所以,想要疗效好,先把房事禁!禁欲因人而异,但原则上,慢性病调养,至少3个月。越久越好!能量严重不足,甚至要禁欲半年一年。


吸收好了,但并不是你吃肉吃骨头,就会长成肉与骨头给你,食物只是被身体用来制造血液,以血液形式存在骨头里,才是真正被身体吸收利用。


这就涉及造血时间:晚上9时至凌晨3时,是身体制造血液时间,过了3时,就已经是用血消耗能量的时间。


临床上有经历过:两个病人来看病,一个年轻人,一个老人家。同样的病,开了同样的处方,按理说,年轻人体质水平高,会好得快。


但是,几天后过来,老人家直夸“医生你真高明!你的药效果真好!”还没有来得及笑,年轻人进来了,“医生啊!怎么吃了药,一点效果都没有啊?”


为何?一问就明白了:老人家每天8时睡觉,早上4时起床。造血时间是9~3时6个小时;年轻人基本临晨1时睡觉,就算躺下去就睡着,造血时间也才2个小时。


老人家喝一包药,相当于年轻人3包药效果,一天造血相当于年轻人3天,加上年轻人消耗远比老人家多,实际上喝药对他而言,可能不单没收入,反而付出更多!所以临越吃药效果越差,病情反应与药效截然相反。


综上所述,想要健康,就一定要根据健康规律,规范审核生活方式,服药只是辅助手段,不能代替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睡眠、情绪等因素对身体的作用。


最后补充说明:

1. 世上没有所谓的神医,也没有所谓的神药,只要你不早睡觉,神医神药都无效。


2. 你才是自己最好的医生!早睡觉就算最补的药!


3. 不要问医生,我的病什么时候才能好,没有那个医生能回答你,因为没有哪个医生能够代替你几点睡觉,代替你的消耗。所谓疗程,都是骗人的说法!


4. 观念比治疗重要!养生比药物有效!


5. 有所不遂,反求诸己!


7. “排”学问大

前面讲了吃饭睡觉,最后讲“排”。


疾病体现为垃圾堆积,垃的排除体现为排便。只要排便通畅,所有有形垃圾堆积形成的疾病,都会解除——包括所有癌症。当然,前提是你还有能量排除垃圾。排便通畅标准:


1. 准时:每天早上5~7时大肠经主时,时间到了就被便意憋醒,排便。


2. 次数:正常每天一次,吃多了,排多也就正常(注:严格而言,一顿饭一次才正常)。


3. 有质量:不放洗洁精的洗碗水不断出来,但是油污依然黏附在碗里,有量无质。所以,每天有便,并不代表排便通畅,还必须有质。


分解就是脾的“运化”功能。排便后立即很有食欲,说明脾运化功能正常,这个并列条件下的排便,就是有质有量。


排便引申出来是排毒。排便只是一个点,排毒是一个面。


排毒方式(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

1. 在上:咳嗽、吐痰、流涕、流泪、呕吐、打喷嚏、耳朵流脓等。


2. 在下:腹泻、多尿、月经——月经其实是最好的排毒期,用药期!


3. 全身性:所有皮肤病,包括腋臭、脚气、头皮屑多等。

以上是物质层面的毒素,还有精神层面的毒素。


4. 各种情绪:喜怒悲忧恐。发脾气后。心情是否可以好转?那就对了!排毒了!


综上所述,中医健康的标准就是:


1. 精神好:辨证能量充足


2. 冬天手足温:辨证能量充足


3. 有食欲:能量可以吸收


4. 排便通畅:垃圾可以排出


5. 容易入睡睡得沉:营养转化为能量

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