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入门知识

https://healthybeautyvitality.blogspot.com

茶叶入门知识

1.中国 · 六大茶类
绿茶、红茶、白茶、青茶(乌龙茶)、黄茶与黑茶。

整体而言,中国还是绿茶天下,种类最繁多,毕竟江南自古善于自我营销,众才子佳人纷纷代言,抢鲜喝上一杯春茶,古代皇帝也要附庸风雅,例如龙井茶、碧螺春、六安瓜片等。

红茶是富有魅力的小姐姐,可高贵可亲民,如今红遍全世界,例如滇红、祁门红茶、正山小种。

黄茶像不出世高人,据说爱她的人也很神秘,例如霍山黄芽、君山银针。

乌龙茶最考验工夫,完美诠释中国人对食物的耐心与讲究,例如凤凰单丛、东方美人、武夷岩茶。

白茶单纯干净,例如福鼎白茶、月光白等。

黑茶越陈越香,例如安化黑茶、普洱熟茶等。

Tips:
① 英文Black tea对应是红茶,而非黑茶。
② 安吉白茶不是白茶,而是绿茶。
③ 普洱茶应该独立门户,还是归入黑茶?考试时写黑茶,平时不用管它是什么茶,好喝就行了!

2. 茶发酵度
https://healthybeautyvitality.blogspot.com
简单来说,发酵度反映制作过程中,新物质产生多少,发酵率越高,内含物质转化得越多越彻底,发酵率越低,茶越接近自然状态。

例如,绿茶是直接高温杀青,茶叶中的物质,被直接固定在那个状态不变化,所以发酵度为零。

类似煲汤的过程,发酵度低的茶,滋味鲜甜清爽,汤水清冽,性偏寒,适合上午饮用,功效清火明目(苦茶清火)。

发酵度越高的茶,汤越熬越浓,变得醇厚润滑,性质越温和,一般建议下午喝红茶,晚上可以喝一些熟茶。

3.六大茶类制作过
https://healthybeautyvitality.blogspot.com/

归根结底,茶叶是一种食材,就好像一条鱼,可以清蒸、红烧、炖汤……一片茶叶通过不同制作程序,形成不同风味的绿茶、红茶、乌龙茶……

又因为不同品种、不同种类的(鲑鱼、金枪鱼、三文鱼)茶树上的叶子存在差异,所以形成各地特色茶。

4.茶味形成
若想知道一杯茶里,什么是甜的,什么是苦的,就要先知道一片茶叶的成分组成

https://healthybeautyvitality.blogspot.com

一片树叶,通过杀青、萎凋、揉捻、发酵(爆炒、清蒸、红烧 )等工艺,各种物质形成不同风味,那么究竟是哪些物质,在刺激你的味觉呢?

看下面这张图,你就懂了!

https://healthybeautyvitality.blogspot.com/

5.茶叶功效
绿茶
零发酵,氨基酸含量高,茶汤清透,鲜爽。
性寒,茶汤微苦,清火明目,清热祛燥。
多酚提神醒脑,适合早晨,提高工作效率。
忌空腹饮用,肠胃敏感不宜大量饮用。

白茶
微发酵,茶汤呈象牙白,清鲜爽口。
性寒,陈化后逐渐温和,退热祛暑。
含有丰富茶多糖,降血脂、降血糖。
忌大量饮用新茶,建议喝3年以上白茶。

黄茶
低发酵,闷黄工艺形成黄汤黄叶。
性凉,可提神醒脑、消食化滞。
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多,对防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

青茶
半发酵,工艺极其繁复,人工依赖高,将茶叶滋味变幻演绎至“丧心病狂”地步,也赋予茶叶更多人文色彩。
性凉,消食解腻,减肥消脂第一名。
忌空腹饮用,忌酒后饮茶。

红茶
全发酵,汤红艳透亮,花果香,口感润滑。
全世界接受度最高的茶。
性温和,不刺激,养胃护胃好帮手。

黑茶
后发酵,随时间会成长,越陈越香。
汤色红褐,汤质醇厚爽滑,陈香。
消食减脂,保护心血管,润滑肠道。

6.茶叶冲泡
会做饭的人。一定会泡茶,了解食材是泡好茶的一半。

嫩度高的茶,用较低水温,越粗老的茶,用较高水温。

出水速度、出水幅度、浸泡时间,都会影响物质渗出方式与茶汤浓度……

若能了解影响茶汤变量,便能随心所欲,控制一泡茶的滋味。

泡好一杯茶的秘诀:多泡多思考。

https://healthybeautyvitality.blogspot.com/

7.茶叶有效期与存放
茶叶存放三大原则:避光、防潮、防异味。

绿茶:今宵有酒今宵醉,趁着春色快喝完,喝不完一定要密封(非常重要),存放于冰箱冷藏室。

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常温密封保存,避光,防潮。

黄茶同绿茶,密封冰箱冷藏。

青茶常温密封保存,避光,防潮,防高温。其中陈年老铁五年陈,十年宝,二十年无处找。

●红茶常温密封保存,避光,防潮。

黑茶常温保存,避光,防潮,防高温/寒冻,存储间定期通风。

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