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药与茶疗
典籍记载,茶叶归经:入心、脾、肺、肾五经。
性味:有温凉之分。
归经:归心、肺、胃经。
茶文化与中医药关系密切, 而且与神农氏传说有关。
由于泡茶叶有很好医疗效用,所以唐代即有“茶药”(见唐代宗大历十四年王国题写的“茶药”)一词。宋代林洪撰的《山家清供》,也有“茶,即药也”的论断。
可见,茶就是药,并为药书(古称本草)所收载。但近代习惯,“茶药”一词,则仅限于方中含有茶叶的制剂。
由于茶叶有很多功效,可以防治内外妇儿各科很多病症,因此茶不但是药,而目如同唐代陈藏器所强调的:“茶为万病之药”。
茶不但有助治疗多科疾病,而且能够延年益寿、抗老强身。
清火祛疾
中国明代李时珍(公元1518~1593)所撰《本草纲目》,成书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而李时珍也喜欢饮茶,说自己“每饮新茗,必至数碗”。
书中论茶甚详。言茶部分,分释名、集解、茶、茶子四部,并且记载茶树生态,各地茶产,栽培方法,茶药理作用记。
其书曰:“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次,有虚实。苦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认为茶有清火祛疾功能。
按照茶功效分:
●蕃楸草茶:降血压、血脂与血糖、清热解毒。
●路丁茶:降血压、降血糖、提高人体免疫力。
●苦丁茶: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
●一叶茶:清肝利胆、降血脂血糖,适合糖尿病患者饮用。
●薄荷茶:消菌、强肝、健胃整肠、提神醒脑、调理消化功能。
●薰衣花:润肺养颜、美肤。
●菩提子:减轻关节痛、肌肉酸痛、镇静、净化血管、预防动脉硬化、缓和焦虑。
●牡丹花茶:调血清血、活化细胞、盗汗、月经失调。
●茉莉花茶:调整荷尔蒙分泌、舒缓紧张、治疗腹痛、润肠。
●紫蜀葵:清肺、治感冒、强化气管、止咳化痰、鼻子过敏 。
●花茶:散发积聚体内冬季寒邪、促进体内阳气生发,令人神清气爽。
●绿茶: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加速愈合口腔与轻度胃溃疡。
●青茶:润肤、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让机体适应自然环境变化。
●红茶:生热暧腹,增强人体抗寒能力,还可助消化,祛油腻。
●柠檬草:镇静、帮助消化。
●金盏花:治疗皮肤过敏、清热解毒、降肝火。
●金沸花:明目、头晕、便秘、消黄痰、治头痛、热性感冒、清凉解热。
●金桔果:健胃、消除腹痛助、消化、喉咙痛、气喘。
●欧石楠:消除疲劳、治疗糖尿病、调气血养肝、通经脉。
●刺五加茶:抗疲劳、抗衰老、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等。
中国主要名茶
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杭州不仅以西湖闻名国内外,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
洞庭碧螺春
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碧螺春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披茸毛,色泽碧绿。
黄山毛峰
产于安徽省太平县以南,歙县以北黄山。茶芽格外肥壮,柔软细嫩,叶片肥厚,经久耐泡,香气馥郁,滋味醇甜,成为茶中上品。
庐山云雾茶
产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庐山云雾茶色泽翠绿,香如幽兰,昧浓醇鲜爽,芽叶肥嫩显白亮。
安溪铁观音
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安溪铁观音茶历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称。 “砂绿起霜”成为铁观音高品级标志,获得“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美誉。
君山银针
中国著名黄茶之一。君山,为湖南岳阳县洞庭湖中岛屿。清代,君山茶分为“尖茶”与“茸茶”。“尖茶”如茶剑,白毛茸然,纳为贡茶,素称“贡尖”。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传统加工工艺制成、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
信阳毛尖
中国著名毛尖茶,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产自河南省信阳地区群山之中。信阳是中国南北方分水岭,桐柏山、鸡公山、大别山群山环绕其中,信阳毛尖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
武夷岩茶
产于福建崇安县。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整,带扭曲条形,俗称“蜻蜓头”,叶背起蛙皮状砂粒,俗称“蛤蟆背”。
祁门红茶
著名红茶精品,简称祁红,产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黄山支脉区祁门县一带。祁红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色泽乌润,俗称“宝光”。
北苑御茶
属青茶类,中国名茶之极品,为古代帝王御用茶王。
建安(建瓯)北苑御茶从五代闽国龙启元年(933年)设御焙,到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罢造,历经四个朝代,二十六位皇帝,进贡朝廷持续达458年。
矮脚乌龙
乌龙茶上品,有百年以上栽培历史,原产于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
据专家考证,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桂林村,拥有14亩120多年至150多年历史老茶园,共有6090棵古茶树,为当今台湾在国际上,享有盛誉“青心乌龙”与“冻顶乌龙”茶发源地。
2009年2月,这片宝贵茶树林,被福建省农业厅列为第一批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区。
这片矮脚乌龙树势,最高者只约120公分,枝叶平展,叶浓绿色,平滑不发光,叶形向下弯曲,叶尖圆钝。主脉特别明显。
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氨基酸3.1%、茶多酚19.6%、儿茶素总量13.8%、咖啡碱5.7%,有益于人体。
咖啡碱是强有力中枢神经兴奋剂,它能振奋精神,强化思维,减轻疲劳,解热镇痛,利尿通便,消毒减菌。
酚性物(主要是儿茶素)是目前世上防治心脑血管病、防癌最有效药物,它能降低血脂、胆固醇,防治同血压、抗损伤、抗癌、抑制致癌物质形成,减肥、清食、抗衰老、键力美容。
普洱茶
普洱茶是在云南大叶茶基础上,培育出的一个新茶种。
普洱茶亦称滇青茶,原运销集散地在普洱县,故此而得名,距今逾有1700年历史。
它是用攸乐、萍登、倚帮等11个县的茶叶,在普洱县加工成而得名。
茶树分为乔木或乔木形态高大茶树,芽叶极其肥壮而茸毫茂密,具有良好持嫩性,芽叶品质优异。
其制作方法为亚发酵青茶制法,经杀青、初揉、初堆发酵、复揉、再堆发酵、初干、再揉、烘干8道工序。
在古代,普洱茶被用作药用。其品质特点是:香气高锐持久,带有云南大叶茶种特性独特香型,滋味浓强富于刺激性。
耐泡,经五六次冲泡,仍持有香味,汤橙黄浓厚,芽壮叶厚,叶色黄绿间有红斑红茎叶,条形粗壮结实,白毫密布。
普洱茶分为散茶与型茶。
都匀毛尖
都匀毛尖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属贵州三大名茶之一,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产于贵州都匀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区。
都匀位于贵州省南部,市区东南东山屹立,西面蟒山对峙。
都匀毛尖主要产地在团山、哨脚、大槽一带,这里山谷起伏,海拔千米,峡谷溪流,林木苍郁,云雾笼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6 C,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多毫米。
加之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湿润,土质酸性或微酸性,内含大量铁质与磷酸盐,这些特殊自然条件,不仅适宜茶树生长,该形成都匀毛尖独特风格。
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食品博览会上荣获优奖,后人誉为“北有仁怀茅台酒,南有都匀毛尖茶”。
崂山绿茶
崂山茶在全国绿茶中,享有极高声誉,被消费者盛誉为“江北第一名茶”。
崂山种茶已有悠久历史,崂茗茶相传由宋邱处机、明张三丰等崂山道士,由江南移植,亲手培植而成,数百年为崂山道观之养生珍品,清顾炎武善作诗赞崂山,蒲松龄曾饮崂茗茶(聊斋)写绛雪,崂茗茶成品属于绿茶,由精选鲜茶用现代工艺加工而成。
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照较强,霜期也长于南方,加之昼夜温差大,茶树生长发育慢,有充分时间积累养分,内含营养物质丰富。
拥有大量多酚类、咖啡碱、芳香物质与蛋白氨基酸、维生素等有益人体健康成分,能够兴奋解乏、促进血液循环、软化血管、清心明目,特别是茶内氨基酸与咖啡碱含量高,茶汤浓醇鲜爽、饮后颊齿留香。
六堡茶
六堡茶属黑茶类,得名于产地苍梧县六堡镇,产制历史可追溯到距今1500多年前,早在清朝嘉庆年间,就以特殊槟榔香味远近驰名,被列为中国24种名茶之一。
六堡茶亦称“可以喝的古董”,传说于很久以前,王母下凡了解人间民俗风情,路经六堡镇黑石村,看到这里黑石山上,林木苍翠、郁郁葱葱、云清雾罩,于是在此稍事休息。
当王母捧起黑石山下清泉水,入口顿觉清甜甘醇,远途劳累也随之一扫而空。
盛兴之下,王母令仙女将两颗仙茶种子,放到黑石山石缝中,许多年过去后,两颗茶种长成枝繁叶茂茶树。
村民采摘仙茶树茶叶,烧制茶水,招待八方来客,远方客人发现,茶水味道醇厚甘爽,人人交口称赞。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黑石村仙茶由此传开,后经勤劳村民繁殖、培育、精制,形成今天闻名遐迩的六堡茶。
神话传说虽无从稽考,但凡到过六堡镇者都知道,这里确实山清水秀、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正是当地特有优越地理气候环境,孕育质优味醇、历史悠久的六堡茶。
六堡茶素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据《苍梧县志》载:“茶多产贤乡六堡,味厚,隔宿不变......茶色香味俱佳”。
近年来,六堡茶以其悠久历史、醇和滋味、独特槟榔香及独有保健作用,享誉国内外。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