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
蒲公英味道甘苦,药性偏寒,入肝经、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清肝火,利尿除湿,清肝明目。
因此,蒲公英首先就被用于乳痈、女子的乳腺结节,以及奶水不足。
当代社会,许多女性身兼多职,例如白天上班,晚上下班陪孩子,还要照顾家庭琐碎事物,身心承受压力,以致肝气不舒,情志郁结,并且引起各种乳腺。
乳痈就是乳房当中有结块、脓肿,特别是哺乳期女性,刚开始哺乳、回奶时,很容易就会患上乳腺炎,其表现为乳房红肿胀痛,不得触碰。
患者可用蒲公英鲜品100g,连根带水煮水喝,然后药渣敷在乳房患处,当然也可以内服,用蒲公英干品10g直接煮水喝,一般3至4天就可肿消痛止。
乳腺是肝经所过,因此当肝气郁结、肝热化火后,肝经就会阻塞,导致乳腺一系列问题。
但是,有了蒲公英清解肝经之热、消肿散结的作用,就能治疗急性乳腺炎、乳痈初起,它是廉价又实用的妙药。
奶水不足就是出奶水的通道被阻塞,无法顺畅流通,这时也可用蒲公英清肝火通肝经,一旦疏通管道,积聚在乳房当中的奶水,就能正常流动。
此外,蒲公英单用还能治疗黄疸,不过在中医里,黄疸辨证被分为阴黄与阳黄。
阴黄就是颜色比较晦暗,表现出寒湿症状,例如舌苔较白,舌质偏淡,四肢怕冷怕凉,大便稀软等。
阳黄相反,多数都是湿热蕴结于肝胆,症状一般是身黄、目黄、小便黄,而且黄的比较鲜明,同时还会伴有口干舌红、嘴唇色红,容易烦躁等症状。
实际上,这是肝失去正常疏泄,而肝胆相照,故而影响胆也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出现胆汁外溢。
因此,蒲公英能解决湿热之邪引起的黄疸,再加上蒲公英入肝经,能够清肝利胆、利尿通淋。
其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将体内湿热之毒赶到下面,同时打开郁滞气机,最后让外邪顺着小便而出。
蒲公英还可用于热症导致的眼睛问题,因为肝开窍于目,因此眼睛问题,大都也与肝有关系,导致出现目赤眼红,例如结膜炎、红眼病、角膜炎等。
患者可用蒲公英50g煮水,找个干净毛巾,等温度适宜时,热敷熏洗眼睛,同时再喝蒲公英水,若是干品蒲公英,10g~15g即可。
既然蒲公英能够清热解毒,它也能治理湿热导致的尿道炎、尿路感染。
当然,这种属于淋病的范畴,经常会出现尿急、尿痛、尿道酸涩,有便意却有滴滴答答的不通畅,小便颜色还偏黄。蒲公英利尿通淋,能让小便颜色恢复正常,有助于缓解以上小便不适症状。
蒲公英也能用于胃火导致的口腔溃疡,而湿热型的痔疮,也能用蒲公英坐浴+口服,如此也能达到一定效果。
不过,蒲公英性味偏凉,脾胃虚弱、大便稀溏者慎用,没有热证者也不适合使用。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