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的“毒”是什么?如何排毒?

https://healthybeautyvitality.blogspot.com
毒,《说文解字》释“厚也,害人之草”。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里,有一个朴素观点,凡对人有害即谓之“毒”。

在中医学中,“毒”的应用非常广泛,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概念,但因指意不明确,而常见滥用、泛化现象。

毒邪有内外之分:
·外毒是指感染疫疠之气,或由六淫之邪蕴聚演化,或指一些有毒致病物质。

·内毒是指病理产物蕴结日久而成。

一般而言,外毒致病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变化多端,病情险恶,为病有时具有很强特异性,呈“一毒一病”特点,病情单一。

内毒致病则多病情复杂、病程漫长、胶固难解。

六淫邪气在聚集、蕴结、壅阻等状态下,表现出“厚”的特征,致病能力明显增强,并能使人体产生急、危、重证候,例如寒毒、热毒、暑毒、湿毒、燥毒、风毒等。

《金匮要略心典》曰: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又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疠之气也”。

喻嘉言也指出:疮疡之起莫不有因。外因者,天行不正之时毒也,起居传染之秽毒也;内因者,醇酒厚味之热毒也,郁怒横决之火毒也”。

客观而言,此类毒与六淫在概念、证候上并无本质区别,只是症状较为严重而已。

近年来,一些学者拓展“毒”的范围,提出郁毒、瘀毒、痰毒、癌毒等病因概念。

还有一些养生学者,提出人体内有七种毒:气毒、汗毒、宿便、尿毒、脂毒、血毒与痰毒,养生则要将这些毒素排出体外。那我们该怎么排毒呢?

若想排毒,首先要弄清楚,自己身上到底有哪些毒,若乱排一通,可是伤气血。

由于时代与生活习惯巨变,现代人基本都是五毒俱全,只是不同程度而已。

这五毒是:湿毒、寒毒、血毒、气毒、食毒。

湿毒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湿邪是一种阻碍力量,湿气重者,觉得自己身子很沉,不想动,只想歇着,有时双腿像灌铅般,胃口也不好,总想吃点麻辣或口味重食物。

全身比较油腻,头发出油很多,脸上出油更多,大便特别粘马桶,浪费好多纸巾。

湿气重特征:
·总是睡不醒,早上起来头重如裹,尤其是热天,还有脚气,湿疹也常常来袭。

·慢慢就会形成痰湿,会打呼噜,口臭,痰多,特别不喜欢阴雨天。

·多数都有脂肪肝或者脂肪瘤。

·舌头伸出来,齿痕多,舌苔满布,又厚又腻,严重者上面还飘着一层水湿。

寒毒概念就更为熟悉。

这个时代,我们比老一辈更易受寒。老一辈受寒,是因吃不饱穿不暖,不得已才受寒。现在各种保暖措施应有尽有,条件这么好,为何还受寒呢?因为我们麻痹大意或无知。

本应该喝点姜枣茶,却大口灌冰镇可乐;本应热着过,出点汗,却整天躲在冷气室;本应该温阳,却肆无忌惮服食抗生素、各种祛火药……

身体有了寒邪,最明显特征就是怕冷,全身上下每个部位,都觉得凉嗖嗖,特别怕风吹。

有的人肩周炎,膝盖痛,胃痛,吃根香蕉都会胃痛,有的人小肚子摸上去,像千年寒冰床,吃点生冷寒凉就拉肚子,有的人寒腿,明天下不下雨,他的腿就可以预报,比天气预报还准。有的人咳嗽、哮喘,一到冷天就犯……

这些都是寒邪潜伏在身体里的特征,这些陈年积寒,有的是十年甚至几十年,要想一下子排出去,真的不容易,一定要预防为主!

血毒又是什么呢?
血毒就是身体里面的淤血、死血,死血不除,新血不生。淤血会严重阻碍身体气血运行,从而导致更多淤血,淤血越多,衰老越快。

因为受了寒湿之邪,寒则凝滞,这个气血只要遇到寒凉,就会运行缓慢,就像冬天河流要结冰。只有春暖花开之时,才有流水潺潺,所以化瘀最好方法,就是温暖血脉。

本来气血运行就缓慢,可是还不运动,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不运动淤血就更易产生。

有淤血者特征:
·通常会各种痛,不通则痛。

·会有很多斑,无论是老年斑还是黄褐斑,还会有很多座疮。斑和座疮本质上就是血脉上没有运出去的垃圾,堆在那里。

·心脏都不会好,因为心主血脉。

·身上很多淤青,容易忘事。

·女人有淤血,月经通常不调,不是月经量大就是量少,拖拖拉拉,淅淅沥沥老不走。

看自己有没有淤血,最简单方法就是看舌头有否黑斑,以及舌下静脉是否曲张。

那么气毒呢?是气虚吗?当然不是。

气毒不是气虚,气虚只是气不够,应该有的没有,气毒则是有了不该有的气,它们久久盘踞在身体里,安营扎寨,动不动就出来作乱,搞得你很烦。

气有余便是火,有气毒者通常会上火,脾气急躁,也有的人脾气不急躁,但是闷在心里。

气主要与肝有关。我们一身气机,都需要肝调节。肝气不舒者,身体里面气机紊乱,头晕耳鸣、面红耳赤、胸胁胀痛、月经一会提前一会错后,大便一会干一会稀,总之就是不规律。

若身体有了不规律表现,就要考虑是否肝气不舒,是否有气毒。

通常有气毒的者,舌头伸出来都是尖的,有的还歪向一边。

最后一个食毒,就是有积食,有积聚。

很多人以为,只有小孩才有积食,其实不然。有积食的大人比比皆是,因为这是营养过剩时代,而且吃饭毫无规律。

有否积食,看看舌头就知道,只要舌苔很厚很粗糙就是。

有人问,我吃的很少,也很清淡,怎么会有积食呢?那可能是脾胃运化能力太弱,要么就是以前的积食,没有排出去。

还有,有积食者大便总是不爽,不是便秘,而是排出不畅,每天积一点,积少成多,积食就形成。

因为有积食,通常会胃胀、腹胀,胃口也小,吃不了多少,因为肚子没有放空,怎么吃得下去呢?

怎样排出五毒

1.湿毒:苍术、茯苓、半夏、陈皮、甘草
这一组药,其实就是张仲景祛湿第一方:苓桂术甘汤加上化痰第一方二陈汤。效果超级强大。

苍术也可以用白术代替,苍术效果类似白术,是两兄弟,可以祛湿,不同的是白术是健脾祛湿,苍术是祛湿健脾,也就是说苍术药性更猛。

苍术与茯苓是一对搭档,一个药性向上走,一个向下走。

苍术可加强脾胃气化功能,直接把水湿气化成津液,茯苓向下,直接通过小便形式,利出水湿因为湿气日久,就会凝结成痰,所以用半夏、陈皮来化痰。

2.寒毒:麻黄、肉桂、白芷、干姜
麻黄是发汗第一药,辛温解表,先打开毛孔,然后干姜再逼出寒邪,白芷一看,你们力度不够,寒邪太多了,我来帮你一把,于是白芷也加入辛温解表队伍,与麻黄通力合作,发挥1+1=2效应。

白芷还有一个特点,善于走头面部,赶出头面部寒邪,有的人前额痛,受了寒邪,一味白芷就可搞定。

肉桂是干什么的呢?它主要是补肾阳,其实它还可以强壮心阳。身体两个最主要阳气来源,一个就是肾阳,一个就是心阳。阳气足了,身体寒气自然就会慢慢散去。

3.血毒:白芍、当归、川穹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补血第一方:四物汤,仅仅差一个熟地。

四物汤一方面祛掉身上淤血、死血,一方面又养亏掉的血。

白芍凉血、当归补血活血、川穹活血化瘀,三姐妹联合起来,真是女人容颜不老的守护神。

4.气毒:桔梗、枳实
桔梗、枳实是一对经典调气机的药,后世很多医家,只要见到病人气机不顺,都会加进这组对药。

桔梗宣肺,提上肺气,枳实破气,破掉拥挤在一起的气,然后药性向下走,一升一降,这个气机就顺了。

5.食毒,用陈皮、厚朴、枳壳
有积食不仅要消食,更要消积,消食主要就是消掉胃里面积食,消积就是以大便的形式,排出肠道垃圾。

陈皮消食,理气,厚朴、枳壳下行力量非常强,张仲景治疗便秘方子,都有它们影子。厚朴最善于消除腹胀。

附录:五积散方子
苍术15克、桔梗15克,枳壳9克、陈皮9克,芍药5克、白芷5克、川芎5克、当归5克、甘草5克、肉桂5克、茯苓5克、半夏5克,厚朴6克、干姜6克、麻黄6克。

功效:排掉湿毒、寒毒、血毒、气毒与食毒。

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