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站桩者注意事项

https://healthybeautyvitality.blogspot.com


许多练站桩者,尤其是意拳站桩,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苦练精神值得肯定。


站桩确是个好运动,有助放松身心,畅通气血,增加阳气,集整劲力等,但一定要注意两件事情。


1.肢体不要用僵劲

一定要放松,只有放松后,祛掉僵劲,才能谈“松和紧”的问题,紧不是僵。


许多人开始时能注意松,但站了半小时后,身体就开始僵了,自己没感觉到,还在那里强站,特别是两脚长年僵站,容易出问题。


站桩僵掉后,其实是越练越不长功,反而增加无谓消耗,增加心脏负担,有害身体。


许多人以为站桩站得大汗淋漓为功夫标志,实在是偏了。


本人早年没体会“用意不用力”要领,实际上用僵力练,大雪天练得大汗淋漓,只留一件衣服,还以为功夫深,其实消耗宝贵能量,身体也不见得好。


2.意念活动越少越好

开始可以用数息、守窍等有为方法,帮助收回散乱心,促进放松,但逐渐要过渡到无为法,即去掉后天人为意念。


佛家有云“虚明自照,不用心力”,此才是修练途径。


人为用意,其实都在用脑,若用脑过多,一方面消耗能量多于用肢体,不利于脾胃健康,另一方面用意过多过重,很容易认同身体反应与虚妄感觉,不利于精神健康。


僵力和过多用意,可能会带来一时所谓功夫,但年纪一大,或碰到一定不利机缘,就会病来如山倒。


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许多是当年有名大师。


下面引用一篇反思文章,希望大家好好看看。这是“中华浑元功”创始人王安平写的反思文章,他传授的站桩,曾经相当有影响力,还著有《修真心语》一书。


上个世纪70年代,尤其是80年代气功大潮,为了迎合一些人心态,我注入“浑圆桩”心法,短期确实收到一时效果。


但从长远来看,其弊端多多。综述起来,有以下几点:


1. 麻热胀心法,使人执着己身,引燃“武火”,自古以来大道功法不要求“武火”,自然而然,心法却自我加强武火燃烧。


2. 不但麻热胀引“武火”燃身,而且又加强“五内心法”之火,“浑圆五气”、“三层功夫”、“四个阶段”,层层递进“武火”,这样让修持者执迷己身“武火”之中,无法放松身心,反而加强自我意识,约束自己,制约身心。


3. 由于心法多多,“武火”燃烧,致使个别人内气燃烧,内气外耗,练完功后感到疲惫,这是消耗内气造成。


4. 由于内意识心法过多、过早拔苗助长,虽然出现多种特殊功能,以及修持中40种特异现象与反应,但都只是昙花一现,有者甚至发生严重问题。


多数人都具有特异功能条件,应该是自然出现现象,不是硬性追求得来,主观使心气得到特殊功夫,反而失去健康。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的大师表演多了,结果50岁开始掉牙,头发白了,有的不到60岁就走了,多么不值得。这是拿命拿健康换功夫,有些人又专门追求特异功能。


由于一些人道德观念差,出现一些功夫后,就挟技卖弄、炫耀、搞名搞利。


当时,我也缺乏教育学子道德,本身道德文化也没学好,现在学的也不够好,尚需向大家学习,主观上要求做的不够,也是值得反思。


5. 总的而言,浑圆桩心法多多,要求练功时间也是越多越好,这就失去自然原则。少数练功者因强调时间问题,工作与家庭生活家务不协调,产生矛盾。


鬼谷老祖仙师教诲: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心法多多,往往造成身心不平静。


鬼谷老祖仙师又教诲: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虑之太虚,待神往来。鬼谷老祖仙师讲要“无为而求”,必须要有正确心法传承为条件。


鬼谷老祖仙师在“盛神法五龙”圣文中,提出“七个一”的教诲,而不良心法就远离“一”。


在《道德经》里,道祖教诲更多“静”,例如:

·第十章教诲: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呼?

·第十六章教诲:致虚极,守静笃。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

·第五十五章: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道祖的教诲,都强调静守作用,不主张多种思想、多种心法。希望大家以鬼谷老祖、道祖教诲为座右铭。


后天的浑圆桩心法,诱惑少数修持者的私心、情欲膨胀,先天混元庄就避免这些,反而加强道德自我性情的陶冶修养。


反思:

1. 人们的主观思想,一定要符合天道:

·天道根源性(自燃性):静为之枢,心法多多,就不静了。


·天道规律性: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心法总是燃烧于体内,不能平静。身体过早走下坡路,这是心法多出现不平衡,而耗气多的原因。


·天道原则性:无为自然,心法多了,追求就不自然。


·天道法则性:在阴阳中,不断自我调节平衡,一味追求功感,只求阳不求阴,只求功感而失去静的法则。


说明人使用主观意识,就会脱离客观自然轨迹,违背天道规律、原则,一定会受到惩罚。


2. 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一味追求功感,有了眼前兴奋,失去以后的健康,或以此功夫换得名利,又以健康为代价,这是不划算。人以健康作支柱,眼前长远利益相统一,这是天道原则。


3. 人的思想言行,应以“一”为原则指导,“一”又是静,“一”又为宗,“一”又为根。


道祖、鬼谷老祖仙师的圣作中,都提出“一”的教诲,而后天的心法多多,违背“一”的原则、法则。


这就是说,读经书讲一,下来自己练的是二、三、四。说明学一套,做又是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失去做人原则,失去道的根本。应是一、一到底,不变样,不走形。


4. 天道生法了万物,我们应效仿天道,而后才能引发自身潜能,开发智慧,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客观自然行为。


况且,人人又各有分工不同,各有各作用,除人的共性以外,又都各有个性,这个个性也是自然,不是勉强而为。


勉强、主观上的意识,必以自我损失健康而告终。


效法就是行不言之教。


种种心法属后天,先天无法而自然,后天有为是心法。开始可以心法“一”字做前提。


5. 鬼谷老祖仙师的“持枢”教诲,凝真法脉,道祖的《道德经》等经书,是我们常学经典,不能采取实用主义态度,想起来就学一阵子,应天天学,对照圣真的教诲,做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6. 王芗斋先生说过:执着己身不是道,离开己身事更糟,心法多了就执著己身,人体生命与自然合拍就健康长寿,拘泥于自身,会影响身心洒脱。


7. 不要把修持当作名利追求,而应作为效法天道,终身道德行为向往至高理想。过去许多学子当作一时爱好、情趣、名利需要,这是应该说明的。

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