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桩简介

https://healthybeautyvitality.blogspot.com

养生之术历史悠久,方法繁多,锻炼方式虽各有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祛病延年,防止早衰。

回忆数十年来的学习与锻炼,自觉简而易行,受益很大的是站桩(养生桩)。

站桩姿势大体可分为站式、坐式、卧式、行走式、半卧式等类型,每个类型可分为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姿势。

虽然姿势种类繁多,但除行走以外,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开始练功时要闭目,凝神静气,然后慢慢摆好姿势,使四肢躯干一直保持不动,直到锻炼结束。

初练站桩者,可以先练站式,站式练功开始时,两脚八字型分开,宽度与肩齐,两腿保持一定弯曲度,臀部似坐,再抬起双手,抬手位置高不过眉,低稍过脐,近不贴身,远不过尺,臂半圆,腋半虚,左手不往身右来,右手不往身左去,动作变化在此范围内。

站桩每天可站两、三次,开始每次约10分钟,以后逐渐延长到40分钟。下面谈站桩问题几个体会。

1.养生桩起源与作用
养生桩是形意拳站桩演变而来。所谓“形意”者,即以形取意,以意象形,意自形生,形随意转,也就是形体精神同时锻炼的基本运动。

其基本作用,能使中枢神经获得休息,并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系统新陈代谢。

中枢神经获得充分休息,就能加强调节功能,血液循环加速与新陈代谢增强,充分灌溉五脏六腑与四肢百骸。若全身润泽,生机旺盛,就能祛病延年。

2.养生桩特点
健身之术虽繁多,但总的不外乎两大类:动与静。

一般而言,运动是强身健骨体育活动,静功多是锻炼内在真气,充实三宝(精、气、神)。

站桩是精神、形体同时锻炼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在练功时,不一定要注意呼吸与意守丹田,一般通过姿势、动静、虚实调配与适宜意念活动,就可达到腹式呼吸要求与入静目的。

锻炼中虽讲究形式,但不必拘泥,虽言意念,但不必执着。它不仅能锻炼体力,而且简便易行,无论行、坐、卧、立,随时随地都可以练功。

3.姿势与时间掌握
养生桩虽是一种静中求动、动中求静的功夫,初学者按照一定姿势做下去,但也不宜固定姿势与时间,可以根据体质强弱与病情不同,给以适当安排,勿超过学者负担能力。

一般而言,姿势不宜多变,因为在神静气平与姿势安定后,血液循环开始加速,当内部正在运动变化时,姿势突然一变,打乱内在运动。

因此,先师一再提醒我们: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

但是,若真正掌握内在运动规律,能在形体变动中,毫不减低内在运动时,则可随意变更,不受姿势限制,先师所谓「“神意足不求形骸似”,就是这个意思。

练功时间,最好让学者自己掌握,若觉轻松愉快全身舒适,则可多站些时间,若感疲倦不适或神思烦乱,则必须停止练习,不要勉强支持。

4.松紧问题
站桩无力中求有力,不动中求微动,微动中求速动。

形体愈松,血液循环愈快,气力增长愈快。若用力,则身必发紧,全身失灵,甚至有血气阻塞之弊。这种力量主要是精神、无形,若有形着力,则失去运动本质。

故先师一再告诉我们:有形则破体,无形则神聚。换言之,形体尽量放松,精神尽量收敛,虽外形拙笨,而神意灵巧,功作久者自有体会。

5.肌肉锻炼
“肌肉若一”是锻炼中进一步的功夫,这与上述有密切关系,就是改变一点姿势,进一步增强肌肉运动。

若没这步功夫为基础,任何动作也没有耐劳与持久能力。但是,在肌肉锻炼同时,不应放弃精神修养,仍是以形为本,以意为用。

为此,加强运动,即可减轻疲劳,减低疲劳正是为了加强运动。所以,将锻炼与休息应看作是一件事。但要调配适当,使学者在不知不觉中,增强持久耐劳能力,并注意到:在加强锻炼同时,要尽量减少大脑与心脏负担,以舒适得力为原则。

6.调配原则
·姿势调配:姿势变化应建立在意识基础上,反过来说,形式也可以改变意识,所谓“意自形生,形随意转”的基本道理,就在这里。

在调配方面,根据学者具体情况,不外乎高低左右,单重双重。不论头、手、身、肩、肘、膝、髋等,都要有单双、松紧、虚实、轻重之别。凡是轻微细小之处,都要如此。

·内脏调配:内脏调配关键是意念领导,心理影响生理,生理作用心理,互相作用。这种调配,必须通过学者的主观后,从意念上给以暗示,必要时也可通过机体局部调配,而直接影响某脏器。

以上所说的调配,仅是一般要领,也是对初学者提出。若功行已久,有了深刻体会后,这些方法就无关重要。

7.克制杂念
这项运动是一种双重锻炼,不仅锻炼机体,而且能驯服精神,所以,克制杂念也是比较重要。

但是,人的思想广泛,尤其成年人杂念更多,排除杂念不易。因此,多数学习养生者,都把排除杂念看成一个困难问题,注意追求入静,但却不知追求愈急,精神负担愈大,以贼攻贼,贼去贼入,前念未消,后念又起。

为此,历来养生学家设有许多方法,例如外按内托等,对初学者有许多帮助。

但以本人体验,唯有采用任意自然、不加克制、来者不拒、去者不留的方法,才能恢复与稳定精神。

在杂念干扰厉害时,本身应像洪炉大冶一样,宇宙间万事万物尽在我陶镕中。这样往往在不期却而却、不期制而制的情况下,而达到入静。

以上所述,只能参考,不可执以为法,必须亲自锻炼体验。

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