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树先养根 养人先养脚

https://healthybeautyvitality.blogspot.com
泡脚——冬季补养最好的方法之一
泡脚是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中药泡脚,可以调理身体许多问题,例如:

✔ 感冒、鼻炎;
✔ 失眠、神经衰弱、抑郁焦虑;
✔ 体质虚寒、手脚冰凉、上热下寒;
✔ 月经不调、痛经、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疲劳综合征;
✔ 肾病、脾胃病、风湿病、腰膝酸软、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清代著名外治医家吴师机说过: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中医治疗疾病,外治法原理与内治法原理完全相同,辨证用药差不多,功效也几乎一致,只是用药方法不同

正是用药方法不同,药物吸收方式不同,决定外治法相对更安全。因此,若只知道自己身体大概问题,不清楚具体病机,又想自己在家调理,就可首选泡脚外治法。

虽说用温热水泡脚,就能疏通经络、调理五脏六腑,但若能辨证加入一些中药材,那就更能调理自身问题。

这些泡脚“料”,各有神通。
分享数个可用于泡脚食药材。它们看似平平无奇,其实暗藏玄机,有的可能你在餐桌上见过,却不曾想用来泡脚效果更好。

● 生姜、紫苏:解表散寒,快速缓解感冒
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主要功效为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紫苏叶,味辛,性温,归肺、脾经,主要功效为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两者功效接近。其中,解表散寒是二者最经典功效。所谓“解表”,就是通过发散或发汗机能,解除侵袭身体的外来邪气。

例如,冬天风寒邪气等,最易通过皮肤腠理入侵身体,引发感冒、发烧、咳嗽等问题。“解表”正是应对此情况,发散进入皮肤腠理之间的风寒邪气,及时阻断疾病发展。

在此情况下,可以单独用生姜或紫苏叶煮水喝,也可用生姜5片、苏叶5片,煮一碗姜苏水喝下去,能很好驱除风寒。

此外,二者都可用来泡脚,直接作用于皮肤与脚部6大经络,效果更快。冬天睡前泡上一次,及时排出白天在外受到的风寒邪气等病邪,能很好地暖身、防感冒。

✔ 生姜泡脚:每次约用15克;
✔ 紫苏叶泡脚:鲜品50克,或者干品20克;
✔ 生姜+紫苏叶:生姜10克,苏叶鲜品25克/干品10克。

● 艾叶:补充阳气,调理虚寒体质。
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肾经,主要功效为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叶也被称为艾草,且被称为“纯阳之草”,用它泡脚或艾灸,能直接“注入”身体阳气,将寒湿排出体外,调治大多数寒性疾病,同时改善虚寒体质。

体质虚寒的女性,常见怕冷、手脚凉、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容易感冒等症状。

懂得艾灸者,可以经常艾灸神阙穴、关元穴、足三里、涌泉穴等关键穴位,能补阳、强身健体及提高抵抗力。

若不会艾灸,或者不方便操作,可以选质量好、道地艾叶,每晚睡前泡脚,同样也可改善虚寒。

另外,艾叶泡脚还有一个功效——祛湿止痒,可以改善湿气较重引起的皮肤瘙痒问题。

很多人风寒感冒,也喜欢用艾叶泡脚,其实艾叶更擅长祛除身体内部里寒,而外感风寒,寒在体表,用生姜、紫苏解表散寒,效果会更好。

不过,对于虚寒体质者而言,感冒时通常既有表寒又有里寒。在此情况下,可一同使用艾叶与苏叶,祛里寒、散表寒,遏制感冒效果更好。

✔ 艾叶泡脚:鲜品30克,或干品10克。
✔ 艾叶+紫苏叶:艾叶干品7克,紫苏叶干品5克。

● 花椒:散寒除湿,寒湿体质最适合
花椒不仅是烹饪香料,更是一味药用价值高的中药材。

花椒,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主要功效为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本草纲目》记载:(花椒)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蛔虫,止泄泻。

著名中医施今墨先生有个养生习惯,每晚用花椒水泡脚,因为花椒水能散寒除湿、温脾胃、补命门。脾胃是后天之本,命门是先天之本,温先天之本,补后天之本,这是固本培元重要方法。

若在雨水多、湿气重之处,湿邪很易侵入人体,而湿邪最难祛除,久了就会变成终生不去之病,因此可尝试花椒水泡脚。

寒湿体质者症状:手脚冰凉,冷天尤甚,畏寒喜暖,怕冷怕风,大便不成型,舌质胖大,舌苔白腻等。

此外,用花椒水泡脚再结合按摩,能活血通络,可使全身经络疏通、血脉流畅,缓解风湿痹痛,调节人体机能,增强抵抗力,对女性还能暖宫散寒、缓解痛经。

✔ 花椒泡脚:每次用10-15克。
✔ 花椒+小茴香:各15克,主要用于缓解痛经。

● 肉桂:引火归元,调理上热下寒
肉桂,也就是人们常用的香料——桂皮。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主要功效为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肉桂“性大热纯阳;其为树身近下之皮,故性能下达,暖丹田,壮元阳,补相火”。

肉桂补阳气,可以直接暖到下焦,补充肾阳;还会将上焦虚火收敛下沉入肾,因此肉桂虽性质大热,但火气不上浮,而是稳稳藏住阳气,引火归元,温补而不上火,非常适合上热下寒者。

上热下寒者症状:容易上火,经常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咽喉肿痛、口干口臭等,同时又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腰膝酸软冷痛、大便不成型、宫寒、痛经、不孕等。

调理关键在引火归元,可以用肉桂5克煎水代茶饮,或者用于泡脚。注意,真正好的肉桂,味道清淡甘甜,不会有苦味,购买时尽量挑选道地、质量上乘之品。

 肉桂泡脚:每次约用7克。

冬天泡脚,胜吃补药。若天气寒冷,一定做好防寒保暖,尤其是体虚及体内有寒女性,对照上面讲解,制作适合自己泡脚方,才能更高效调理改善体质。

另外,以上介绍药味都比较温热,不适合热性体质者使用;还有,泡脚之法贵在坚持,坚持一周泡2-3次,连续泡1个月,通常能看到明显效果。

沐足方推荐 
材料:桂枝、黄芪、黄精、生姜各15克,花椒甘草各5克。

做法:上述药材置于开水中煮沸15分钟,放温后使用。

适合人群:一般女性日常保健一周1次;血瘀、体寒女性更适用,若经常手足冰冷、畏寒、头痛、腰膝酸软、关节冷痛、舌淡暗、苔白腻者,一周可用2-3次。

女性提醒:
●孕期不可用;
●经期不可用;
●哺乳期可用;
●肌瘤、增生、囊肿女性可用。

玉颜安神沐足方
材料:丹参、红花、牛膝、合欢皮、夜交藤各15克。

做法:上述药材置于开水中煮沸15分钟,放温后使用。

功效:安神助眠。

适合人群:脑力劳动、思虑过度女性;对于失眠者,例如经常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时间减少、记忆力、注意力下降者,一周可用2-3次。

忌用:阴虚火旺者慎用;感冒、发热等身体不适时慎用。 

女性提醒:
●孕期慎用;
●经期慎用;
●增生、肌瘤、囊肿人群可用。

*注:
·用桶泡脚效果胜于用盆,泡脚水最好没过三阴交。
·桶里可以放些鹅卵石,边泡边踩剌激脚底。
·泡脚后按摩涌泉穴,更有助于安眠。
·泡脚当以微微出汗为度,忌大汗。
·泡脚后可喝一杯生津茶饮,防止伤阴。

资料来源:闫玉红女性健康,医学指导:闫玉红 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