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内服vs外用
天气越来越热,即将进入酷夏,很多人容易出现腹泻腹痛、感冒、湿疹复发等问题。
其实这些季节小毛病,一片生姜就可搞定,不但可以内服,还能外用,祛风解表、排汗降温、温经和胃,预防缓解夏季高发病。
内服法
嚼点醋泡姜:补阳气
春夏阳气浮于外,内寒外热,所以才会容易消化不良、腹泻腹痛。这时可吃点姜片,尤其是醋泡姜,温和脾胃,收敛元气。
生姜性热,是补阳气好食材,醋酸收,避免生姜发散太过,伤了身体津液,两个刚好互补,补阳也补阴。
方法:买上半斤姜,切成片,放在瓶中,然后用米醋没过生姜,泡上三天就可吃。
特别提示:醋泡姜建议可在早餐时吃。因为姜最擅宣发阳明经阳气,而早晨7~9时正是人体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最能升阳气,促进消化。
姜枣茶:祛寒湿
春夏是一年中,身体最湿热季节,很多人的湿疹,都会在此气候中复发。
加上每天都在吹冷气,很易感染寒邪,引起身体不适,这时可泡一杯姜枣茶,疏散外寒、清化内湿,预防湿气和感冒。
方法:取生姜一块,切成细丝,与适量红枣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煎煮,最后再加适量红糖即可。
红枣性温,可以补益脾胃;红糖补气血、扶正气;生姜驱寒暖胃,三者搭配,效果显著。
外用法
生姜外敷,缓解疼痛
生姜的嫩芽,为时令鲜蔬,季节性强,可作辅料、腌渍成泡姜或切丝生食。
干姜
姜干燥后的根茎,主温中,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治脾胃虚寒、吐泻、寒喘咳等症状。在川菜中,干姜常被用作煮汤食用。
吃姜宜忌
体质偏寒者最适合吃姜
体质偏寒者,通常会有畏寒怕冷、手足发凉、吃冷食后易腹泻等症状,适合多吃姜,因为姜性温,可以温中驱寒,补阳气强正气。
阴虚体质者不适合吃姜
阴虚体质者容易“上火”、性情急躁、心烦易怒、情绪起伏波动大,这类人群不适合多吃生姜。
阴虚体质者可以吃些清补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与高纤维素食物,例如山药、莲子、百合、木耳、银耳,适用于炖汤或煲粥,可以滋阴补血,清心降火。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