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内服vs外用

https://healthybeautyvitality.blogspot.com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天气越来越热,即将进入酷夏,很多人容易出现腹泻腹痛、感冒、湿疹复发等问题。

其实这些季节小毛病,一片生姜就可搞定,不但可以内服,还能外用,祛风解表、排汗降温、温经和胃,预防缓解夏季高发病。

内服法
嚼点醋泡姜:补阳气

春夏阳气浮于外,内寒外热,所以才会容易消化不良、腹泻腹痛。这时可吃点姜片,尤其是醋泡姜,温和脾胃,收敛元气。


生姜性热,是补阳气好食材,醋酸收,避免生姜发散太过,伤了身体津液,两个刚好互补,补阳也补阴。


方法:买上半斤姜,切成片,放在瓶中,然后用米醋没过生姜,泡上三天就可吃。


特别提示:醋泡姜建议可在早餐时吃。因为姜最擅宣发阳明经阳气,而早晨7~9时正是人体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最能升阳气,促进消化。


姜枣茶:祛寒湿

春夏是一年中,身体最湿热季节,很多人的湿疹,都会在此气候中复发。


加上每天都在吹冷气,很易感染寒邪,引起身体不适,这时可泡一杯姜枣茶,疏散外寒、清化内湿,预防湿气和感冒。


方法:取生姜一块,切成细丝,与适量红枣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煎煮,最后再加适量红糖即可。


红枣性温,可以补益脾胃;红糖补气血、扶正气;生姜驱寒暖胃,三者搭配,效果显著。


外用法

生姜外敷,缓解疼痛

高温闷热及雨季交织时,很多老人关节开始疼痛,可以找“姜”帮忙。

方法:将生姜切成1公分厚姜片,放在浓盐水中煮熟,然后用热生姜片,外敷腰部及膝关节,反复数次。

如此可舒筋活血、缓解疼痛,适用于雨季节、天气骤冷骤热导致的腰痛及膝关节痛。

外擦姜片:祛斑痕
生姜外用,还有祛除斑痕之效果。

方法:每天早晚用生姜片,轻柔按摩斑痕处约10分钟,按摩后勿立即清洗皮肤,待皮肤完全吸收后再清洗,需坚持2个月或以上。其功效是排毒滋润,可祛除雀斑与痘痕。

不过,生姜片有一定刺激性,建议使用前,要先咨询一下专业医师!

隔姜灸:温经散寒
隔姜艾灸,不但可以补阳气,还能温经散寒。

通过艾灸火力,将生姜药性带入体内,温中散寒,特别适合夏季腹痛腹泻、痛经、呕吐等身体不适。

对于没经验者,还是建议前往医院就诊,或在医师指导下操作。

做法:取生姜一块,切成厚约0.3公分(约钱币厚度)姜片,大小可据穴区部位所在,以及选用艾炷大小而定,中间用牙签穿刺数孔。

施灸时,将其放在穴位上,放上适量艾炷,点燃。感到有局部灼热感时,略略提起姜片移到附近穴位,或更换艾炷再灸,以局部潮红为度。

此外,对于胃痛、痛经、肩周炎等各种疼痛,也可用生姜外敷痛点,注意避免受寒着凉。

姜的家族
生姜
多加工成丝、片、末、汁来入菜,成为炒煮炖蒸拌不可缺少佐料。

子姜

生姜的嫩芽,为时令鲜蔬,季节性强,可作辅料、腌渍成泡姜或切丝生食。


干姜

姜干燥后的根茎,主温中,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治脾胃虚寒、吐泻、寒喘咳等症状。在川菜中,干姜常被用作煮汤食用。


吃姜宜忌

体质偏寒者最适合吃姜

体质偏寒者,通常会有畏寒怕冷、手足发凉、吃冷食后易腹泻等症状,适合多吃姜,因为姜性温,可以温中驱寒,补阳气强正气。


阴虚体质者不适合吃姜

阴虚体质者容易“上火”、性情急躁、心烦易怒、情绪起伏波动大,这类人群不适合多吃生姜。


阴虚体质者可以吃些清补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与高纤维素食物,例如山药莲子百合木耳、银耳,适用于炖汤或煲粥,可以滋阴补血,清心降火。

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