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面详解祛湿:燥湿 化湿 胜湿 渗湿 利湿
湿气是什么?
湿邪(气)重浊粘滞,易阻遏气机,伤人阳气。
湿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常因季节或久居湿地或淋雨涉水;而内湿多与饮食生冷及脾肾阳虚。
湿邪又易与风、寒、暑、热、温、毒等邪纠结,其表现形式错综复杂,故湿气又可分为寒湿、湿热等。
湿气判断 三焦分布
这就是要以化湿、燥湿、利湿、渗湿、胜湿等法,辨证治疗,对症调理的原因!
五种祛湿法的区别
●化湿法作用于中上焦,药物多芳香、辛温,使湿邪从表从外而散。
●燥湿法作用于中焦(亦有部分药物作用于上、下焦),药物多苦温或苦寒。
●利湿法作用于下焦,药物多苦寒,使湿邪从小便排出。
●渗湿法作用于下焦,药物多甘淡,也是使湿邪从小便排出,但作用平和。
●胜湿法作用于肢体关节、肌肉、筋骨。
除湿、运湿是什么方法?除湿与祛湿同义,运湿是指具健脾、而又能祛湿的食物。以下讲解这五种祛湿方法,以及常见中药材推荐。
什么是化湿?
化湿法主要对症中焦脾胃病变,其次是上焦病变。
化湿药多为辛温芳香之品,适用于寒湿、暑湿、湿温病证,包括疏表化湿、清热化湿、解毒化湿,化湿是将湿化去,有自行吸收意思。
健脾化湿如白扁豆,芳香化湿如白豆蔻,清热化湿如黄连,温阳化湿如炮姜。
什么是渗湿?
渗湿就是淡渗利湿药,性平味淡,具有渗利湿邪作用的药,使在里的湿邪从小便排出,利小便而排湿,例如茯苓,滑石,车前草,泽泻,瞿麦、扁蓄等。
渗湿为水湿通过渗透而散意思,不一定有利尿作用。
健脾渗湿如薏苡仁,利水渗湿如猪苓,清热渗湿如地肤子,薏苡仁和地肤子没有利尿作用,猪苓有弱的利尿作用。
什么是燥湿?
清热燥湿药治疗湿热性质疾病,例如湿疹,过敏性疾病,其药为苦参,黄柏,黄连,黄芩等。
燥湿常用于寒湿体质,寒湿中阻症状为畏寒肢冷、恶心呕吐、腹胀泄泻、舌苔白腻、倦怠乏力,可选用橘皮、苍术、厚朴等。
什么是利湿?
利湿利有通利意思,有弱的利尿作用,使湿邪从小便排出的方法,有淡渗利湿、温阳利湿、滋阴利湿、清暑利湿、清热利湿、温肾利水等法,适用于中下焦湿邪。
健脾利湿如白术,淡渗利湿如茯苓,清热利湿如茵陈,都有弱的利尿作用。
什么是胜湿?
胜湿药多辛温,且多具燥烈之性,用于风寒湿三气杂至停留在肌肉、关节、筋骨、经脉之痹证。常有肢体重,例如关节肿痛、肌肤麻木、筋脉挛急等。既能祛湿又能祛风,才称胜湿。
胜湿药能祛风,止痹痛,但风湿阻于经络,经久不愈者,常与活血养血药同用,此即“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