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煤油燃烧的故事 谈如何祛寒:肉桂粥 桂附地黄丸

https://malaysiahealthy.blogspot.com/

小时候家里点煤油灯,每当灯油用完时,我和弟弟都抢着给油灯加油。

有一次,在抢着加煤油时,不小心打碎油瓶,一瓶煤油泼了一地,导致屋里满是煤油味。母亲撒上一层草木灰,用扫把扫了一遍,油少了不少,但被油浸润的地面,没法扫干净。

为了防止煤油继续挥发,导致整屋都是煤油味,父亲用火柴点燃地上煤油,很快熊熊大火燃烧起来,不一会儿就将地上油烧干净,屋里的煤油味慢慢淡了下来。

多年后学习中医,读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时,我便想起小时候地上煤油燃烧的场景。

火是属阳,油是属阴,没有油,就无从谈火,当一大摊煤油倒在地上时,只需要一根火柴,就可产生熊熊大火。

临床遇到手脚发凉、怕冷的患者,我常推荐其喝肉桂粥。这米粥,其实就如同地上的一摊煤油,而那几克肉桂粉,就好似燃烧火柴,服用肉桂粥能让身体感到暖和,其实就是粥在肉桂作用下,产生大量热量,热量在人体释放时,自然就不会感到冷。

单吃肉桂粉有没有效呢?也有效,但是力量很微弱,就如一根火柴棒产生的热量,非常有限。单吃粥有否效果呢?那是没效的,就好比一大摊煤油,没有火来点燃它,无法燃烧。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熊熊大火。
https://malaysiahealthy.blogspot.com/
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再来看常见的中成药——桂附地黄丸,其配方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增加附子、肉桂两味药材。

六味地黄丸是补肾阴,附子、肉桂是补肾火。桂附地黄丸既然是补肾阳,治疗肾阳虚衰,为何还要有基础方,而不是只用附子、肉桂补肾火呢?

这和煤油燃烧同个道理,没有补肾阴药作为基础,只用补肾火的药物,药力无法持久,效果也会一般。附子、肉桂只是一根燃烧的火柴,其实真正的热量来源,在于补肾阴的药物——六味地黄丸。

想通了这些,再想想煤油燃烧的场景,对于阳虚的病人,用药就会想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患者张女士,35岁,畏寒肢冷10多年。这10多年来,每年冬天格外怕冷,四肢发凉,每晚睡觉前必用热水泡脚,否则彻夜难温。

有时甚至泡脚后,过不了多久依然发凉。天气气温剧降,必然会手脚生冻疮。10年来多方求治均未治愈。就诊时面色㿠白,舌质淡,脉虚细而迟。

她因长期服用中药,疗效欠佳,因而畏惧中药,于是我建议她服用肉桂粥:取上好肉桂一两,研成极细粉末,用白粥一碗,加肉桂细粉5克,加少许白糖,每天一次,连用10天。

她半信半疑回家试试,10天后过来复诊,病情已大为好转,虽然怕冷,但夜晚热水泡脚后,整夜尚温。

患者见如此简单方法都能有效果,信心大增,要求药物治疗。于是,我建议患者服用桂胶膏。患者服用一个月后,面色红润,手足温暖。

https://malaysiahealthy.blogspot.com

人体阴阳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资生,明白其中道理后,在阴阳辨证用药上,思路就会开阔不少。

人体阳气产生,是以阴气为物质基础,没有这个物质基础,阳气就会化生不足,物质基础充足,阳气产生自然也就旺盛。

我们再来思考《黄帝内经》“秋冬养阴”这句话,秋冬养阴目的,就是补养体内阴气,让物质基础得到充实,明年春天阳气生发才能旺盛。养阴目的,就是为了养阳,“以从其根”不就是这个意思?

白天人体阳气充斥于体表,保护机体,维持人体一天运动,有了阳气,人才能充满活力与朝气。

但在活力与朝气背后,消耗的是人体的阴分。忙碌一天的人们,到了晚上就会困倦,这是因为阴分消耗太过,需要补充。

如何补充?食物提供的营养物质可以补充,充分休息也能补充人体。休息是为了补养阴分,补养阴分是为了第二天,有更加充足阳气,更好工作。

一年四季的更替变化,以及人体一天的变化,都蕴含阴阳相互资生与转化。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指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这才是洞悉阴阳转化的玄机。

本文摘自《任之堂医理悟真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余浩。

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