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真境: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与天地齐寿,与日月同辉!
内功是外功的基础和源泉,内功过人,外功即可如虎添翼。
站桩地点随处都行,不过最好选择有山有水、有树有花草之处,选择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新鲜之处,选择一个比较清净的地方,选择一个你愿意去的地方。
站桩面向哪里,由自己选择。面向太阳出来的方向,或者面向自己喜欢站的方向都行。也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看的目标,面向这个目标站桩。若在树林里站桩,可以面向你所喜欢的绿色,绿色养眼,一举两得。
站桩时,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臂向内微微弯曲,慢慢上举,与胸同高。两手自然伸开,掌心相对,或与中丹田相对。
全身自然放松,心静如水。注意松不是软,松不是散。松是舒展,是舒松筋骨,是向外延伸而使气血畅行无阻。如果丢掉舒展,松只能成为松软无力、干瘪软缩。
少许,两掌心就会感到微微发热,这是毛细血管扩张,时间长了你就会觉得双手握不住拳头。
站一会儿,两掌心可慢慢向下少许,慢慢下按,就像按着大气球一样。
再过一会儿,两手可以继续慢慢向下,掌心相对或与下丹田相对,眼帘下垂,意守丹田,松静自然。全身放松,顺其自然,逐渐达到忘我境界。
站桩要由意念来导引。意就是气,守意就是守气,守气就是守神,守神就是养生。
站桩要求松静,松是轻松其体,静是清虚其心。站在那里,双臂微微弯曲,掌心在胸前相对,好似顶天立地怀抱大树。双臂向内用力,就能把大树抱细;向外用力,又能把大树拉粗。
有时意念下沉丹田,或通过双腿一直沉到脚跟,向下深入无限远;然后,脚踩,腿蹬,腰挺,头顶,力量通过中枢神经,一节一节一直达到大椎,通过双肩、双臂回到手心和指尖,然后再从指尖一点一点,慢回到脚跟,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这时候,不是用眼睛去看,不是用耳朵去听,而是用全身毛孔去感受,达到不看而见、不听而闻的境界,身前身后有了什么动静,不用睁眼就清楚明白。
时间久了,你会感到双臂微微发凉,那是浑身火气都已消除。消除火气后,一身就有了精气神,就会身强力壮。
站桩还要配上呼吸。吸,细而匀长,吸天地之灵气,一直吸入丹田滋润全身。
两手微微分开,觉得全身膨胀、顶天立地,双目眺望远方山头,感到自身高大无比,甚至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
有时可以采取体吸法、胎吸法、龟吸法,或用五心百孔去吸,仿佛吸入天地万物能量,全身觉得融和通畅。
有时候,太阳出来了,仿佛一缕阳光注入体内,这就是采日之精华。
呼,两手微微相合,身体缩小,气往下行,通过涌泉、劳宫向外发放或向五心充足。
就这样,随着呼吸松静开合,全身变大、缩小,变大、缩小,有着一种松绵软麻、舒适轻盈的感觉,守我自然之躯,养我浩然之气,从而达到协调全身、统一机能之目的。
传统武术站桩的最高境界是陶醉,是忘我,是达到天地人极度的和谐与统一。
松静自然,舒眉垂腮,似静非静,似动非动,似想非想,似看非看,似站非站,似练非练,不聚不散,不持不懈,找到自己最佳状态,享受自然,调身、行气、养神。
陶醉于幽静美境之中,陶醉于清爽空气之中,仿佛自己已与四周空气融为一体,已经与高山大河融为一体,已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已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与天地齐寿,与日月同辉。
站桩时间长短,没有硬性规定。想站就多站一会儿,不想站就少站一会儿,一般不少于五分钟就好。
站完了,双手可从前胸向下推拿几次,按揉丹田,顺时针揉几圈,逆时针揉几圈。然后双手叉腰,按揉命门,从腰部向后向下推拿几次,一直推到尾骨。
最后,十指梳头,上下叩齿,再搓搓双手,搓搓脸,搓搓额头、眉眼、鼻子、两颊、后耳、脖子、后脑勺等,浑身轻松舒适。
站桩有法又无定法,法无定法是真法。想在哪里站就在哪里站,想怎么站就怎么站,想做什么动作就做什么动作,贵在坚持,持之以恒。站到一定功夫,即可达到脱规而守规、随心所欲的境界。
站桩不仅可以增强内劲,而且可以健脑,可以益智,可以充分挖掘自身潜在能量。长期坚持,自能健身祛病、延年益寿。
站桩的诀窍就是一句话:功夫是自己找上门,而不是自己去寻找功夫。
至于自己,需要做到的就是放松,全身放松,骨骼放松,骨髓放松。
放松的意思,千万不要理解成软骨病,因为放松就是自然而然站立,站到一定时候,一定程度,身体体质自然而然开始加强。骨骼越来越坚实,越来越坚固,骨力越来越强劲。
许多人总是希望自己炼成一身不可思议功夫,却又希望自己不需要付出什么努力,就能一下子成功。
事实上,饭是一口一口吃,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强大不可思议的功夫,都是从一点一滴中,积累出来的结果。世上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最伟大的成功,却是从一点一滴中产生。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