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之人 最适合练站桩
比如以下一些生活细节:
·尽量少开车,多使用公共交通。
·使用小容量杯子喝水,增加起身次数。
·喜欢看电视剧的退休族,不妨站着看会儿电视。
·若下午感到困倦,可以起身站立一会或走动,避免坐着打瞌睡。
·坐地铁或巴士时勿“抢座”,若乘坐站数不多,尽量多站一会儿。
·若条件允许,尽量饭后散步,既可缓解困倦感,又能增加运动量。
·若退休族有午休习惯,最好不要吃完午餐就躺下,可在屋里溜达10分钟,或站一会再休息。
·若上楼层数不高,能走楼梯就不要坐电梯。
每天“站桩”10分钟,从头到脚都轻松
站桩,顾名思义就是身体如木桩一样站立,保持一个姿势不动。练太极者应很熟悉“站桩”,它是中国武术的基本功。
功效
·站桩时,呼吸深度加深,有利于肺部健康。
·保持人体稳定性与耐力,保护膝关节,缓解衰老,塑形健身。
·只需“站桩”数分钟,就能让颈椎与脊椎,获得良好拉伸,血液循环通畅。
·一蹲一起,肌肉从紧张到松弛,就像做了一次全身肌肉按摩,有效锻炼腰背肌、股四头肌。
适宜人群
站桩不要求任何运动基础,任何年龄层都适宜。
适宜练习时长
每次练5~30分钟为宜,具体视身体条件,一般不超过1小时。
初练者,站桩3~5分钟后,双膝关节或会感觉发热、震动均属于正常现象,尽可能尽量坚持,争取每次站桩都让腿部肌肉充分锻炼效果。
若一时难以忍受,可休息片刻再继续。注意不要在过饱或空腹时练习。
站桩前热身运动
·拉伸全身韧带,重点是腿部及手臂韧带肌肉。
·腰部热身,腰部缓慢转动。
·颈部活动,缓慢转动颈部。
·手腕运动,双手十指交叉,转动手腕。
·脚腕运动,脚尖点地,转动脚踝关节。
站桩具体动作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腿微屈膝不过脚尖,两臂环抱置于腹前,悬顶竖脊放松腰身,宽胸实腹呼吸自然,中正安舒精神内守。
掌握以下三个要点:
·百会虚领:百会穴在头顶两耳尖连线中点,百会含义是百脉经气汇聚之处,它是人体强壮穴之一。
站桩时,这个地方要虚灵顶劲儿,感觉好像在百会处,吊起一根丝线,轻轻拉起脊柱这根链条,力度适中,似悬非悬。
·三关通畅:三关是命门、夹脊、玉枕。
此三关分别在人体腰邸、后背与后脑勺,经络分布错综复杂,它是气血在体内运行时最难通过之处,也是人体最易产生疼痛之处,就像三个关卡一样。
·脚下生根:站桩时,脚下功夫要学树根柔韧,轻轻环抱大地。
脚趾轻抠地面,重心平均分布于脚掌,前倾太重,涌泉穴受压,站久了容易头晕;后倾太过,人易失去平衡。
站桩后缓慢收功
站桩属“静运动”,整个练习过程讲究一气呵成,结束后缓缓做收功动作。
站桩易犯错误
▶ 正确做法:开命门的关键,在松腰敛臀,腹部松沉,尾闾尖向下,这时命门处是放松。站桩时,夹脊要竖不要夹,竖脊关键在宽胸圆背,宽胸介于挺胸与含胸之间,就是通常在长出一口气后胸部宽松、舒畅的感觉。
提醒:
·站桩要循序渐进,每次时间根据个人情况,尽可能延长至3~5分钟,若无法坚持勿勉强。
·由于站桩需一定时间,若姿势不正确,应及时调整,否则会伤害骨骼。
·刚开始练习时,可以借物蹲,用自己背部、腰骶部倚靠在墙上,或是手握栏杆,借以分散身体重量,以便更易下蹲训练。
·站立也要适度,并非站得越久越好,而且长时间站在原地不动,也损害健康,站立同时要多走动。
这些问题靠“站”来解决
1. 靠墙站——缓解脊椎病
从后脑勺、肩膀、臀部到脚跟,让身体贴紧墙壁,自然挺立数分钟,可增强项背部肌肉力量与耐力。若每天饭后坚持站立25分钟,大约两个月后,就能看到明显减肥效果。
2. 站着做俯卧撑——缓解肩部不适
在墙壁做俯卧撑时,能放松肩部前锯肌,坚持一段时间后,就能减轻肩部疼痛症状。
面向墙壁站立,双脚打开与肩膀同宽,距墙一臂远,两手掌撑在墙上,慢慢弯曲肘关节,再慢慢撑起来。
3. 挺胸收腹站——预防骨质疏松
站立时,一定要挑直脊柱,下巴微微收一下,双肩放松,挺胸收腹,因为只有保持“站如松”姿势,腰、脊柱与背部肌肉,才能处于最放松状态。
骨质疏松最可怕之处,就是导致骨折,老人经常站立,可以保护脊柱,最好每次都能坚持5分钟以上、30分钟以内。
4. 背手站——站掉脂肪肝
脂肪肝患者,一定要注意生活方式,平时要动起来,能站就不要坐,两个月后,或能改善轻度脂肪肝。
建议站立时,两手放在背后,就这样自然而站。因为很多人站立时耷着肩,低个头。若上半身整体向前下沉,脊椎、腰部受力就会大为增加,且会压迫胸腔,影响心肺功能与呼吸都。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