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保存期
茶友可能都有疑问,买了茶叶后,多久喝完比较好呢?是要看保质期吗?那些标明“适合长期保存”的茶,又该怎么喝呢?
其实,每种茶都有其最佳饮用时间。有的茶需要尽快饮用,放得越久品质越差;有的茶制成后,需要放一段时间才更好喝;有的茶可以久存,且越存越香。
适合放一段时间饮用的茶
一般而言,焙火类的茶,最好放一段时间再饮用,以免饮后上火,并为茶降火气,避免火味掩盖其本身香气、滋味。
焙火类的茶主要是乌龙茶,例如武夷岩茶、浓香炭焙铁观音、台湾炭焙乌龙茶等,根据不同焙火程度,可被分为低火、中火、足火。
不同火功 需要放置退火的时间也不同
低火:一到两个月
中火:三到五个月
足火:半年到一年
退火后的焙火茶,炭火热力部分消散,才能显现乌龙茶滋味与花果香,并与火味交织,形成焙火乌龙茶独特韵味。
适合尽快饮用的茶
制成后尽快饮用最佳的茶,通常追求鲜爽口感。此类茶中的物质,很容易被氧化,稍放久一些,明显感觉不及刚开始喝时那么新鲜。
烘青、炒青绿茶,制成后一般放10天退火后,就可以喝了,此时口感最协调,且不易上火。
蒸青绿茶、抹茶之类的茶,最佳饮用时间只有2~3个月,制成后越快喝越好。
鲜嫩白毫银针,尽快饮用更佳。虽说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但喜欢银针鲜爽味者,还是趁早喝为好。
红茶没什么特别讲究,通常可直接饮用,但像正山小种这样进行熏焙环节的茶,可以适当存放一两个月再饮用。
适合长期存放的茶
长期存放的茶,三到五年以上,一般可被称为老茶。老茶的概念,并非近年来才有,以往在民间,早就有存老茶治病的传统。
长期存放的茶,经得起时间考验,耐得住久藏,显示内含丰富物质。在正常而合理存储环境下,物质发生一些变化,让茶形成更为深厚、丰富的品质特征。
武夷岩茶适合存放,“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说的就是足火的武夷岩茶,隔年火气退去更好喝。不止一年,陈放多年的岩茶品质更优,能够温胃健脾。
众人皆知,白茶可以久存,不但有独特保健价值,更是形成枣香、药香等独特口感,耐人寻味。一般存老白茶,以嫩度较低的白牡丹、寿眉为主。
普洱生茶与熟茶都耐久藏,老茶口感层次更丰富,滋味更浓醇,这是新茶所不能比拟,也是普洱茶具有投资价值的根本原因。
黑茶适合陈放,其中的有益微生物,促使黑茶内含物质转化。
茶叶保质期与茶品种有关,不同茶叶保质期也不同,像普洱茶、黑茶等属于全发酵产品,保质期可达10~20年。因此国家对其没有制定保质期。
类似茶叶还有武夷岩茶大红袍等半发酵茶,这类茶叶只要存放得当,不但不会变质,反而能提高茶叶品质。
茶叶保质期有多久 如何保存
通常,密封包装的茶叶保质期,为18个月~24个月,茶叶包装袋上有所标明。散装茶叶保质期就更短,买茶时尽量选当年新茶。
·白茶
白茶越陈越好,若保存良好,才能达到“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
·黄茶
黄茶属发酵茶类,其制作相似绿茶,不同点是多一道闷堆工序,因此黄茶与绿茶一样,保质期约有一年。
·绿茶
一般的茶,还是新鲜为佳,在常温下绿茶保质期约为一年。
·红茶
一般红茶保质期比较短,一般是1年,次摘与秋摘红茶保质期为1~2年。
·黑茶
普洱茶分为生茶与熟茶,一般而言,生茶保质期约为5年,熟茶经过特殊发酵,越陈越香,茶叶保质期在15年以上。
·乌龙茶(青茶)
乌龙茶叶保质期没有明确的规定,茶叶保存关键在于茶叶本身水分含量的高低与小包装茶所用的包装材料的防潮性能。
过了保质期 是否意味茶叶变质呢?
并非绝对,首先视乎其是否普洱、岩茶一类的发酵茶;其次为了最佳品饮效果,在保质期内喝完为最佳。
不过,茶叶品质关键取决于保存,若保存不好的茶,没过保质期也可能变质,保存得当的茶,即使过期了也还能喝。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