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枇杷饮:调气机 改善上热下寒
然而有一种人,却完全反过来,上半身一片火热,下半身一片寒凉。中医管这种体质叫上热下寒,这样的人,生活中非常多见。
上热,热在哪里?
热在头面,热在胸膈,比如,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喉咙痛、牙龈肿痛、失眠烦躁;下寒,寒在哪里?寒在腰膝,寒在腿脚,比如,小肚子常感到发凉、腿脚也凉、容易腹泻、夜尿频多。
还觉得不能肯定,那就伸出舌头照照镜子,如果舌质淡白,舌尖红,那八九不离十就是上热下寒了。
上热下寒最让人头疼之处,你既不能用补药,也不能用泻药,因为一补就上火,这个症状还没下去呢,下个症状又被补出来了;一泻肚子就不舒服,可以说是寒上加寒。
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不妨换一种思路。你看人体火气就那么多,人体寒气也就那么多,与其费劲脑汁去想,怎么把它们清理掉,让自己陷入循环往复死胡同,倒不如利用起来,用上焦的热来暖下焦的寒,用下焦的寒来清上焦的热。
通俗来讲,就是让寒热对流,好像屋里又闷又热时,你打开窗户,空气一对流,就会感到无比惬意。身体也一样,要让寒热你来我往,只有这样,热的地方才不会一直上火,寒的地方才不会一直寒凉。
那么,怎样才能让寒热虚实对流起来呢?很简单,调气机。
清朝名医黄元御把人体气机升降,画成一幅图,其中心主火,在上,心火要往下走,以温煦肾水,使肾水不寒;肾主水,在下,肾水要往上走,以滋润心火,使心火不至于太过亢盛。这样的状态叫水升火降,水火既济,这样的身体才是健康。
若心火一直往上走,肾水一直往下沉,阴阳离绝,二者没有任何交集,就会出现上热下寒。
通过调理气机,让水升火降,心肾相交,这个过程一旦完成,寒热就能对流。
治疗思路有了,治疗的方法也就出来了,推荐一个茶疗方:薄荷枇杷饮。
薄荷枇杷饮:薄荷10克,生枇杷叶10克,再加少许红糖,一起泡茶喝。
先来看枇杷,枇杷可以调肺胃之气。
中医认为,火性炎上,大自然的火都是往上走,往上窜。举例,很多人都喜欢放孔明灯,你把孔明灯中间的蜡块一点燃,借着火势,它就扶摇直上。身体里的火也是往上走,自己不会下来,所以心火要降下来,就要借助肺胃之气,因为肺气和胃气是往下走。
枇杷叶最大作用是止咳化痰,它可以降逆气,中医常把肺比作一口钟,假如身体里有股气时时往上冲,冲击肺脏,就像撞钟一样,会发出剧烈声响,在人体而言,就是咳嗽,枇杷叶把肺里面的逆气降下去,咳嗽就止住了,而气一降,痰就跟着降,从肺降到膀胱,最后通过小便排出去。
所以枇杷叶能降肺气,其实它不但能降肺气,还能降十二经脉的逆气,枇杷叶一进到体内,就像一位威严将军,所有上逆之气无不乖乖顺从。肺胃之气一降,心火借这个力道往下走,就能把下焦寒气暖一暖。
再来看薄荷,薄荷可以调肝气。
同样的道理,肾水要上行,也要有一股向上的助力,肾水借着这个力道才能往上走,就像喷泉一样,你光有水不够,还要给它一个外在力量,才能把水打到一个很高的位置,这股助力从哪里来?从肝气而来,肝主升发。
《本草新编》里说,薄荷尤善解忧郁。就是说,它喝了以后,能让人开心,能让人从上到下都舒展起来,就像春天的树木一样,树木在冬天处于封藏状态,等到和煦的春风一吹,它从沉睡中醒过来,打个呵欠,伸个懒腰,原本干巴巴的枝条,抽丝剥茧柔嫩起来。你看树木一旦抽枝发芽,远远望去,绿油油的一片,心情是不是也能跟着好起来?
所以薄荷解忧郁,就是助肝气往上升。肝气升发,肾水借这个力道往上走,就能把上焦火热压一压。
这样一来,心和肾就像接电线般,衔接在一起,寒热就对流起来了,气血就能形成一个完整回路,很多因为心肾不交导致的问题,也能逐渐好转。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