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归丸:大补肾阳 对治一切肾阳虚寒症
肾藏精,这个精化成两股力量,一股叫肾阴,一股叫肾阳。肾阳又被称为真阳、元阳或命门之火。
肾阳激发、兴奋与推动人体生命活动,若将人体比喻为汽车,肾阳就像启动之油箱,为我们日常活动,提供稳定动力。
肾阳充足者,身体健康,生命蓬勃,充满生机,积极向上。
若肾阳不足,整个人就会萎靡不振,出现各种疾病,生命大厦基石震荡不安。
肾阳不足症状
1.肾阳不足者,浑身怕冷、四肢冰凉、疲惫、打哈欠,只想躺在暖和被窝里睡觉。
肾阳不足,无法温煦四肢血脉,导致四肢冰凉,室外怕冷,天冷时衣服总是比别人穿得厚。
2.肾阳不足者经常腰痛,尤以冷天格外严重,即使穿得严实,还是觉得腰上冷风在吹。
腰为肾之府,肾阳不足,腰腿发软无力,寒邪侵袭,腰部冷痛无比。
3.肾阳虚者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嗜睡。
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肾阳不足,生髓能力下降,髓海日渐空虚,日久出现健忘、神疲、嗜睡、反应速度降低等症状。
4.肾阳虚者性欲减退,男性容易阳痿早泄,女性容易月经不调、痛经、不孕。
肾主生殖,肾阳不足,封藏失职,就会导致阳痿早泄。胞宫不得肾阳温煦,虚寒丛生,就会导致月经失调、痛经乃至不孕。
5.肾阳虚者容易水肿,夜尿频多。
肾主水,能够调节水液代谢。肾气虚弱,导致膀胱开阖失度,形成排尿异常。若水液没有肾阳蒸化,失去肾及时排泄,滞留体内,则会导致水肿。
6.肾阳虚者听力下降,耳鸣甚至耳聋。
肾开窍于耳,肾阳亏虚,无法温煦濡养耳窍,就会带来听力障碍。
7.肾阳虚者容易腹泻,经常早晨5时拉肚子。
肾阳虚不能温煦脾阳,脾肾两虚,运化失常,导致腹泻频繁。
肾阳虚该怎么办
介绍一个补肾阳的好方子,效果立竿见影。
这个方子出自明代医家张景岳《景岳全书》,名为“右归丸”。
此方是在金匮肾气丸基础上,加减化裁出之方剂。若说金匮肾气丸在补肾阳上,比较温柔,补泻兼而有之,右归丸就是一个百分百猛男,温补肾阳,填精补血,专攻于补。
由于肾阳在右,肾阴在左,因为张景岳为此方子命名为“右归丸”,它是温补肾阳的经典方子。
右归丸的组成:制附子60克、肉桂60克、鹿角胶120克(炒珠)、大怀熟地250克、山药120克(炒)、山茱萸90克(微炒)、枸杞120克(微炒)、菟丝子120克(制)、杜仲120克(姜汤炒)、 当归90克。
用法:上为细末,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2~3丸,以滚白汤送下。
方子组合
第一组:附子、肉桂、鹿角胶,三味大热之药竣补肾阳。
附子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全身各处无处不到。
附子最主要功效,能够迅速补充肾阳,因此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药”,拯救性命于顷刻。
肉桂味辛辣,还有一股甜味,中医认为,辛甘合化为阳,所以肉桂是一个可以补阳药物。
肉桂温热之气,正好可以补命门之火,补肾阳以补益脾土。人体腐熟食物,依靠脾胃运化,好比是做饭的锅,而肾阳命门之火,就好比锅下灶中之火,火旺了,锅里的食物才能熟。
肉桂性温补阳气,并且守而不走,能够把温热之气一直留在下焦,所以能够引火归元。
鹿角胶是鹿角熬成的胶,具有温补肝肾,益精养血之功效。
在中医里,医家普遍认为,鹿是最具有阳气的动物,它最活泼善动,经常奔跑跳跃于山林高原,禀受大自然阳气所生。
因此,鹿角是阳中之至阳,其再生性很强,每年都会自然脱落,再重新长出来,说明阳气旺盛,生命力旺盛。
鹿睡觉时,一般嘴巴向后回顾,接到尾巴骨上,而尾巴骨是督脉终点(尾闾),所以鹿角能够打通督脉,督脉是阳脉之海,鹿角补阳功效强大无比。
第二组:熟地、山茱萸、山药、枸杞,滋阴益肾,养肝补脾。
在金匮肾气丸中大出风头的熟地、山茱萸、山药成了臣药,另加了一味走肝肾的枸杞,四味药滋阴益肾,养肝补脾。
熟地是植物地黄的根炮制而成,地黄,又被称为“地髓”,顾名思义,就是大地的精髓所在。
地黄根系特别发达,深深向下生长,因此其药力具有往下渗透功效,作用于肾。
地黄深深吸收大地精髓,颜色发黑,汁液粘稠、丰盛,封藏作用很强,有助于深藏精,就是藏血。
山药是不可多得的养生佳品,滋阴利湿,能滑润又收涩。功能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且含蛋白质最多,在滋补药中成为无上之品。
张锡纯说:色白入肺,味甘归脾,液浓益肾,能滋润血脉,固涩气化,宁嗽定喘,强志育神。
大名鼎鼎的六味地黄丸中,就有一味“山茱萸”,山茱萸可以补肾阴、可以补肝阴。
山茱萸味酸入肝,所以能够补肝阴,而且山茱萸是红色,属血液颜色,所以山茱萸还可以补肝血。
山茱萸是果实,果实与植物生殖功能紧密相关,而肾管生殖,所以植物的果实、种子可以补肾,又因其质地滋润,所以山茱萸可以补肾阴。
枸杞子的形状与质地,类似山茱萸,枸杞子色红、肉厚、汁液黏稠,味道甘甜,甘甜补益,液浓滋阴,色红补血,种子呈肾形可以补肾,所以枸杞子滋阴、补血、补肾,也是一味难得补益佳品。
菟丝子喜欢长在豆子地里,因为自身没有根,所以寄生在大豆上面,藤蔓层层缠绕,吸取豆子养分,有它的地方,豆苗就会一死死一大片,因此得名“豆阎王”。
不过,菟丝子却很强大药用价值,可以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明目、止泻。
《本草经疏》记载:菟丝子君,禀春末夏初之气以生,凝乎地之冲气以成,感秋之气而实。
《本经》言其味辛平。菟丝子补肾养肝,温脾助胃之良药也。但补而不峻,温而不燥,是一味平补阴阳药物。
杜仲性温,味甘。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
由于杜仲药性是入气分,燥而善走,在应用熟地时,为了不使其性滞腻,配伍杜仲,可避免此问题。
杜仲生用时,强筋骨力量更强,炒用则滋补力量更强,本方就是炒用。
第三组:当归补血。
血药不容舍当归,就是说补血方子必用当归,说明当归补血作用强大。
当归“液浓而甘”,可以内润脏腑。当归质地滋润,因而能够补血。
质地滋润之物,接近血液滋润之性,可以发挥濡润功效,而且当归颜色棕红色,红色是血的颜色,红可入血,所以当归能够补血。
右归丸比较适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等症。
张景岳总结此方:真阳不足者,必神疲气怯,或心跳不宁,或四体不收,或眼见邪崇,或阳衰无子等证,俱速宜益火之原,以培右肾之元阳,而神气自强矣,此方主之。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