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肾虚类型与对治药物

https://healthybeautyvitality.blogspot.com

很多人以为,腰痛就等同肾虚,其实不太对!

腰痛不等于肾虚,但是若你换一种表达就对了——腰酸软,有酸软感觉,就是肾虚。

哪种腰痛情况不是肾虚?例如急性腰扭伤,还有寒湿腰痛(刮风下雨就腰痛,可能是肾虚体质,但不一定是肾虚)。

另外,许多药物都标榜补肾功效,中医从来没有如此粗糙的理念。

以六味地黄丸为例,许多人错误服用六味地黄丸。中医补肾一定要落到实处,你是补肾阴,补肾阳,补肾气,还是补肾精?

学中医最忌讳一知半解,一定要定位精确,并且完整了解中医。

1.如何辨别4种肾虚
·肾精虚
肾藏精,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以司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生髓化血、自和调节的功能。

根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七男八的生长描述,肾精虚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牙齿、头发、骨骼、生殖状态等方面。常以三组表现来呈现:

第一组:小孩的肾精虚
小孩肾精虚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

例如骨骼萎软,表现为S型腿、O型腿(罗圈腿),肋骨外翻,囟门迟闭,鸡胸龟背,五迟五软。

五迟行、立、说话、牙齿、头发生长,慢于正常小孩,就是迟。小孩应该6~9个月出牙齿,9个月会站,1~1.5岁会走会说话。

五软就更麻烦,头项、口、手、足、肌肉软,全身软绵绵,像没骨头一样。

还有小孩表现为头发黄而稀疏干枯,智力下降,痴呆(肾藏精,精生髓通于脑,所以肾决定脑力),例如先天性愚型(西医称为唐氏综合征)。

第二组:青壮年的肾精虚
肾精重要作用是生殖。在青壮年,肾精虚主要表现为生殖功能下降,男子叫不育,女子叫不孕。

第三组:肾精虚的早衰表现
早衰表现为骨脆易折,骨质增生;头发易脱易白;很早就开始牙齿松,掉牙齿;还有智力下降,反应迟钝,老年性痴呆;还有生殖功能,有的老人还可生育,有人年轻却无法生育。

·肾气虚
中医所谓的“气”,虽然与现代人所言的“能量”不尽相同,但是作为初学者,可以将它理解为能量类的东西。

气虚基本上就是能量不够,功能减退,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疲惫感。

疲惫感分为两种:一个是体力的疲惫感,一个是精神的疲惫感,总括就是神疲乏力,少气懒言。

但仅有这个基础,只能叫气虚,还不能称为肾气虚,必须加上肾的功能概念定位,也就是肾的功能减退。

肾主纳气,纳气跟呼吸深度有关。除了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肾气虚还有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呼吸很浅,呼多吸少,动则气喘,这个叫肾不纳气。

气有很多功能,推动、温煦、防御、气化、固摄,固摄是控制本脏所管的液体。肾气虚则无法控制本脏的液体,最常见的就是小便清长、量多、夜尿、遗尿、尿失禁,或尿有余沥(留有余滴)。

男性滑精、遗精、早泄,控制不住;女性也有,长期带下清稀。这里要注意:若带下时间不算太长,中医一般称为寒湿或湿热,但是长时间的带下清稀,其仿如男性滑精。

因此,肾气虚的表现以两组症状为主,一是无法控制本脏液体,例如小便,二是影响呼吸,容易气喘。

若从机理看,还可以有第三组,就是影响水液代谢,例如水肿。

·肾阳虚
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阳虚与气虚有点重叠。阳虚也是功能下降,肾气虚出现的所有证候,肾阳虚都会出现。但是肾阳虚多了一项寒象,患者比常人怕冷,或者腰膝酸冷。

简单而言:
~气虚=功能下降
~阳虚=功能下降+寒象

因此,补气药不同于补阳药,但基本上也可互用,例如人参是补气药,阳虚者可服用人参行,虽然对其寒象影响不大,但至少可以解决其功能减退部分。

除了肾气虚中所列的症状,男性肾阳虚还有一个最明显的症状:阳痿。

但是要注意:阳痿不一定就是阳虚,阳痿有很多原因,只能说肾阳虚是主因之一,只是主因。

女性与男性阳痿有个对应症:作阴冷,也就是性欲淡漠,但是女性阴冷原因也比较复杂,许多女性阴冷可能是心理因素影响,当然也有属于肾阳虚,但是比重没有男性那么高。

·肾阴虚
简单而言,阴虚是液体减少。液体减少,无法制约阳,其基本特征就是热。

阴虚拥有数个热型:低热、潮热、五心烦热,还有一些症状:颧红、盗汗,因为津液减少,所以口干、小便短、大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出现这些症状,只能说是阴虚,不能说肾阴虚,还要加上肾的定位表现,例如腰膝酸软、耳鸣。此时男性不会阳痿,因为阴虚则阳亢,所以他应该是阳强,即阴茎容易勃起。

有人认为,这不是挺好的吗?非也,阴虚最后会阴损及阳,导致阳虚,阳虚又会造成阴虚,最后结果是阴阳两虚。

这个不是真正的强,真正的强是阳盛。那个热是偏实,不是偏虚。

2.定性与定位
中医诊断,讲究两个要素:定性+定位

首先定性精虚、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再根据其定位证候,定在某处。

例如腰酸冷、性功能不行,那是肾阳虚;如果再来一个大便清稀,就是脾肾阳虚;再来一个容易感寒,就是肺脾肾阳虚,你爱多少就有多少。

所以中医所要学习的因素,其实真不算多,常见无非就是风、寒、暑、湿、燥、火,痰饮、瘀血、结石、食滞;加上虚证的气、血、阴、阳、精虚;加上定位。

差不多就这么多,但麻烦的地方是,这些因素可以排列组合。

例如女性最常见的现象,肝郁犯脾再化火扰心又兼宫寒,就这么麻烦。上热下寒,化火扰心是上热,宫寒是下寒,中焦是郁的,下焦是寒的,上焦是热的,再来一个脾虚,这是现代女性最普遍出现的一组证候。

3.适用于“肾虚”的中药(不宜乱补,必须咨询中医师)
·补肾精
调治肾精虚,比较正宗的一个药方为龟鹿二仙胶,其组成是龟胶、鹿胶、人参、枸杞子。

若找不到龟鹿二仙胶,其实用六味地黄丸也行。六味地黄丸最早出现在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其功效为补肾精。过了200年后,阴虚火旺的理念比较普及,阴虚者多于精虚者,六味地黄丸才逐渐转型成补阴。

为何许多人吃错六味地黄丸?因为它是补肾阴,而大部分服用六味地黄丸的人士,都是性功能欠佳者,性功能欠佳多是肾阳虚,肾阳虚吃补肾阴的药物,越吃越不好。

由于六味地黄丸药量不多,便于加减,像后来的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都是从这个基础上加起来,它就变成补阴主方。这是中药方剂之中,转型最成功的药物,并可用来补肾精。

·补肾气
金匮肾气丸能补肾气,但金匮肾气丸有两种,市场上售卖的金匮肾气丸,其实不是原版,因为它多了两味药,一个车前子,一个牛膝,其实这个是济生肾气丸。

济生肾气丸的副作用比较少,因为牛膝可以引火归元,吃济生肾气丸除了补肾阳、补肾气,还可以引火归元,不会那么上火。

·滋肾阴
肾阴虚就用六味地黄丸。阴虚还是需要分类,阴虚火旺就用知柏地黄丸,肝肾阴虚用杞菊地黄丸,肺肾阴虚用麦味地黄丸。

·补肾阳
肾阳虚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比它功效更强的药方为右归丸(左归丸补阴,药效强于六味地黄丸)。

若你觉得药效还是不够强,那就服用附子理中丸,脾肾一起补;若还是觉得不够强,那就服用附桂理中丸;若还是觉得不够强,就用汤剂;若还是觉得不够强,加艾灸。

若服用补肾阳中药后上火,怎么办?还是艾灸,灸涌泉穴,灸暖脚部。

人体健康很简单的一个标准,保持两个地方暖的就行了:肾是暖的,脚底板是暖的。这就意味你的阳气在下半身,可以像灶火煮饭般,自下而上地温煦脏腑,同时又可将水分蒸腾上去,再从上而降,犹如甘霖普施。

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