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歌:熟背七言歌谣 轻松学习中药
四气寒热与温凉,寒凉属阴温热阳,
温热补火助阳气,温里散寒功效彰,
寒凉清热并泻火,解毒助阴又抑阳,
寒者热之热者寒,治疗大法此为纲。
四气的含义
四气也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性质,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平性,是指药物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四气的确定依据
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并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
因此,四气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例如石膏、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具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例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四肢厥冷、脉沉无力等寒证,具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所示效用
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
温热药能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
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阴阳属性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
四气的临床意义
·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药物,治热病投寒药,治寒病投热药。例如治气分高热,投性寒的石膏、知母;治亡阳欲脱,投性热的附子、干姜等。
·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例如治亡阳欲脱,选大热之附子,而治一般中寒腹痛,投温性之炮姜;反之,则于治疗不利,甚则损伤人体。
·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至于孰多孰少,据情而定。
·对于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则又当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必要时加用药性相反的反佐药。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