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干燥小方子:山药黄芪

https://healthybeautyvitality.blogspot.com
有者经常嘴唇干燥,甚至嘴唇开合过大或大笑,也会开裂出血,即使每天喝水或敷唇膜,也难以舒缓此症状。

患者以为是阴虚,并服用许多滋阴药物,但依然无济于事。

这种干燥,可不是多喝水就能缓解,因为这时人体并不是缺水分,而是津液。

津液是身体里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它们就像江河湖海,遍布身体每个角落,滋润眼睛、口腔、鼻腔、皮肤及五脏六腑。

然而,津液也极易耗损,例如大汗淋漓后,许多人感到疲倦,没有力气,这就是出汗太多,伤津耗神,或者患上鼻炎后,长期流鼻涕,也是消耗人体大量津液。

当身体缺乏津液,只能依靠五脏六腑供给,就没有过多津液滋润、灌溉身体其他部分,于是就会出现口干、眼干、鼻干、咽干、皮肤干等症状了。

该患者服用滋阴药物后,为何没有效果?

这是因为腹中气化功能不够,若一味地滋阴,就如同冰上洒水,洒一层水,结一层冰,津液无法蒸腾气化,自然也就无法滋润干燥。换言之,补进去的津液,没有被很好地利用起来。

打个比方,假如灶上有一锅冷水,你不开火,水不会有任何变化,但是如果在锅底下烧起微微小火,锅里的水就会慢慢变热沸腾,然后蒸腾出热气来,热气上升,锅盖就会变的非常滋润,这就是津液被气化的结果。

若能领悟此道理,不但能治疗口干燥,咽干燥,鼻干燥,眼目干燥,皮肤干燥,即使是消渴的疑难杂症,都可以信手拈来。

什么是消渴?就是喝了很多水,却不解渴,也就是西医所谓的糖尿病。

那么问题又来了,心有心阴,肾有肾阴,肺有肺阴,肝有肝阴,脾有脾阴,应该先补哪里呢?

当然是补脾啊!脾胃属土,土生万物,我们喝进人体的水,只有在脾胃的作用下,才能变成身体需要的津液。

有一个祛干燥的小方子,只有两味药:山药黄芪

此方子很简单:山药9g,黄芪6g,水煎后代茶饮,适用于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及皮肤干涩。

这两味药化裁自张锡纯的玉液汤。玉液汤是治疗消渴的方子,张锡纯认为人之所以口干渴,并不是身体缺水,而是因为身体里气火不够,水液没有被气化,这层窗户纸一旦被捅破,治疗的办法也就出来了,玉液汤这个方子,山药与黄芪必不可少。

历史上最善于使用山药之医者,一个是张仲景,另一个就是张锡纯。张锡纯偏爱山药,因为它作为食物与药物都是一绝,能蒸能煮能炖能炒,而且还能治病。

山药长在土里,土里生长的植物,本身土气很旺,山药的根为长形,拼命钻入土里,其根长达数公尺,能够吸收周围精华。

因此,民间有种说法,山药是土地之精,得土气至厚,土气在人体就是脾胃之气,这就是山药能补脾的道理。

山药补脾之际,还能补肺,因为它色白,而色白入肺。肺主行水,能将体内津液输布至全身。

因此,山药是脾肺并补,而且它本身汁液又多,既能滋补脾肺阴液,又能加强脾胃生化津液气血功能。

黄芪能补一身之气,主要是补脾气。黄芪补气升阳,能够让脾运化,脾一运化起来,水湿津液就可向上,蒸腾气化。

山药偏于补阴,黄芪偏于补阳,两者配合,就能达到阴阳平衡。

评论

热门文章